武夷山下梅村-西水别业“婆婆门”(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福建武夷山下梅村西水别业婆婆门2017年2月3日旅游 |
分类: 属于我们的古镇慢时光 |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下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启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武夷山下梅村,西水别业“婆婆门”
(2017年2月3日 福建武夷山)
去过武夷山的朋友,许多人不知道就在武夷山市还有一个下梅古镇,一个古民居建筑群落,福建万里茶路的起点,武夷山岩茶集散地。
由于下梅村文化资源丰富,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先后有多家电视剧组选择在下梅拍摄外景,使下梅的历史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行走在下梅古镇最为有趣的要数西水别业的“婆婆门”了。也许你曾经见过各类的“门”,但是西水别业的“婆婆门”应该算为一绝。“婆婆门”的门框有如芭蕉叶状,看那门形曲线优美,凹凸有致,让人浮想联翩。
这扇特殊的门是由邹茂章贤惠的妻子张氏设计的,据说张氏有着一副婀娜多姿的身段,还有着一颗玲珑剔透的心,是个美妙绝伦的才女。她为邹家选美取媳妇,都要求像她一样才貌双全。
她以这扇门作为衡量身材的标准,首先女子要有一定的高度,走到门中屈膝微坐臀部镶入凹处,抬头将背部靠向凸处,要想通过此门的考验,除了要有良好的身段外,还要有姿态方面的锻炼,张氏严格的择媳标准,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也就是说,她家要求太高了,能达到的人少之而少。
现在的“婆婆门”已不再是用来衡量新媳妇的标准了,但是来到“婆婆门”前的女游客却有不少人会在门框两侧一前一后比试着,却不见有人能达到门框形状那种身段。
下梅古镇简介:下梅古镇位于武夷山市区东南十二公里处,是一处明清风格的古民居,她集砖雕、石雕、木雕(简称为三雕)艺术为一体,其建筑风格古朴,乡土气息浓郁。
在村内长约900多米的人工运河穿村而过,沿河两岸修建有凉亭、栏杆、美人靠,她由古街、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风淳朴的民情风俗,造就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