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本能》读书笔记(01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月无忘所能 |
《语言本能》,迄今为止,读过的最难的书。我承认,大部分内容我没看明白,甚至不能感受到书里对于词句机理分析的任何魅力。但是,我能感受芒格为什么说这本书很了不起。
印象深刻的是,人类语言是本能,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稳定的机制:基因中对于语言的基本算法(模块)+外部环境的样本输入(AI学习)=语言。
可以说,这个发现很牛逼。首先,这意味着,人的语言模块本质是机器学习的过程,大脑关于语言的模块是长期进化稳定下来,但是保持机器学习机制,随着外部环境的新词+旧词输入,小孩子能逐步掌握语言。也就是一代一代,人类的语言在不断的迭代进化,虽然进化的部分不多,但是仍然能不断吸收新的变化。
另外,小孩子的语言学习在6岁以前就完成了,在不会说话的时候,他就在学习!所以,和婴儿说话很有必要,这可能是睡前故事的重要性论据。(和小孩说话的内容,力求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过程!)
语言本能的启示,其实也是对于学习方法的启示。基本模块架构+学习机制(迭代)+外部环境样本输入;保持总部的稳定性和部分灵活性(85%闭环+15%开源)+子公司样本学习;闭环+能力圈扩张;各个方面,值得思考。
扩展:有限宿命论角度,语言从人生下来就决定了!
上帝丢不丢骰子?
削足适履:外部给一条路,我们跟着走。比如,去迎合领导!本质领导给的路,就是履。很多70/80,就是不管履合不合适,都去让足去匹配履。
自主选择:自主管理和自我决策的渴望(自我意识启蒙),现在很多90/00后。根据自己足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履。
所以,情况就是,很多70/80做的不是自己热爱,擅长的事情,而90/00则是。但认知偏差就是,70/80认为90/00没有担当,其实不然。何谓担当,Keep
looking,找到自己的Passion,然后投入一生,不是担当吗?
路径多样已经被决定,多套参数也是被决定的,例如分布的均值是被决定的。但是,每个路径的上下限不一样,模式不一样,曲线函数形状不一样。个体在管道(路径)上进行选择,但是下一个状态并不可预测,管道上下波动的位置不可测,但上下限可测。
也就是说,选择了某个模式,也就选择了未来的ROE模式(什么样的净利率,什么样的周转率,什么样的杠杆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主观能动性,可以进行模式切换。只是,模式切换具有不同成本。这或许也是选市>选股的原因。
削足适履模式和自主选择模式,有不同的净利率&不同的周转率&不同的杠杆率,决定了不同的ROE及ROE时间序列曲线!
思维惰性,就是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比如,沉溺细节,不去思考本质。比如,简单重复,做大量工作,而不问,为什么三句话可以讲清楚,还要写20页报告!所以,一切不必要的复杂,都有思维惰性的嫌疑!
后一篇:年报打印尝试试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