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韵平仄两用字大全(二)***新华诗词
(2020-05-24 13:51:12)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诗词知识 |
平水韵 平仄两用字大全(二)
下平:二萧 挑调僚娇烧摇昭标要夭漂哨娆橇料灶鹞峤轿嘹燎剽
挑:
1.(tio 平)动词:挖取、择选、用肩担;形容词:轻薄,通“佻”;
2.(tio 仄)动词:拨动、挑逗,打动、悬挂、
3.(ta 平)形容词:挑达-往来自由的样子。
调:
1.(tiáo 平)动词:调和、调教、调戏,通“啁”;
2.(diào 仄)动词:征调、迁转、对换、调查;名词:古时一种征收纺织品的户税、才情、乐律为调、诗的韵律;
3.(zhu 平)形容词:调饥-表示渴慕的心情。
僚:
1.(liáo 平)名词:官吏、同官或朋辈、
2.(lio 仄)形容词:美好。
娇: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烧:
1.(sho 平)动词:火焚;
2.(shào 仄)动词:放火烧野草以肥田;名词:泛指野火。
摇: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昭:
1.(zho 平)形容词:光明,亮;动词:彰明,显示;名词:古宗庙之制、姓。
2.(【集韵】【韵会】【正韵】止少切,音沼,仄)。【诗·魯颂】其马跷哓,其音昭昭。【釋文】昭,之绕反-缭绕。
3.(【集韵】【正韵】之笑切。仄) 动词:通“照”,或省作昭。
标: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要:
1.(yo平)名词:“腰”的本字;动词:约,结,要束、强迫、求,取,通“徼”
2.(yào仄)名词:要点,纲要、总,总要、薄书,会计、动词:需要、想要,希望、
3.(yo仄)名词:通“騕”,要裹-骏马名。
夭:
1.(yo平)形容词:茂盛的样子、和畅舒适的样子;
2.(yo仄)动词:催折、屈;
3.(o 仄) 动词:少壮而死;名词:幼稚之物。
漂:
1.(pio 平)动词:浮流、摇动、吹,通“飘”;形容词:高远的样子;
2.(piào 仄)动词:用水冲洗;形容词:快速、漂亮。
哨: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娆:
1.(nio 仄)动词:烦扰;
2.(ráo平)形容词:妍媚,妖娆、娇娆;
3.(yo仄)形容词:娆娆:柔弱的样子。
橇: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料:
1.(niào 仄,nio
【诗词学堂】格律诗的语法特点 诗评万象
(一)格律诗的语法特点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我们势必要对语言文字进行排列和组合,如何让我们的语言文字以最优的组合、最合理的排列展示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省略句]
1、作者自指时,往往省略主语。
比如:(我)灭烛怜光满,(我)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2、诗题中交代的人、物或事,往往省略主语。
比如:(思念)轻似浮尘浓似酒,(思念)重如顽石淡如烟。(江畔渔火《思念》)
3、泛指或特指的人、物或事,在可以从情理中推断出来的,往往可以省略。
比如:桑柘废来(寡妇)犹纳税,田园荒后(官府)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纳税的乃寡妇,征苗的乃官府。
二、省略谓语
1、省略一些表示活动、变化的动词谓语,而只强调状态。
比如:一家(流落)千里外,百舌(争鸣)五更头。(顾况《洛阳早春》)
2、省略表示判断、存在的动词谓语,这种情况很常见。
比如:映阶碧草自(成)春色,隔叶黄鹂空(有)好音。(杜甫《蜀相》)
三、省略宾语,这种情况比较少。
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还原过来是:野火烧不尽(草),春风吹(草)又生。很明显,上一句草作为宾语省略了,下句草作为兼语(吹的宾语、生的主语)也省略了。
再如:肠断未曾扫,眼穿仍欲稀。(李商隐《落花》)可以看出来,上句省略了宾语落花,下句省略了兼语落花。还原过来是:肠断未曾扫(落花),眼穿(落花)仍欲稀。
四、省略虚词成分
1、省略介词。
比如:江流(于)天地外,山色(在)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比如:(虽然)身无彩凤双飞翼,(但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省略了表示转折的连词。
3、省略助词。
比如:无边(的)落木萧萧(地)下,不尽(的)长江滚滚(地)来。(杜甫《阁夜》)
4、名物语式,就是整个句子都是由相关联的一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
比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再比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倒装句
有时候为了句子的摇曳生姿,作者故意错列一些句子成分,当然,有时候也是为了照顾格律(包括对仗和平仄)或要强调某一句子成分。
一、主语置谓语后。
比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正常的语序应该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再比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漠漠水田白鹭飞,阴阴夏木黄鹂啭
二、宾语前置
比如: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末归南山》)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明主弃不才,故人疏多病。
三、定语后置
比如: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崔颢《行经华阳》)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河山北枕险秦关,驿路西连平汉畤。
四、特殊的错列。
比如: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日暮》)本来的语序应该是: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
再比如: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浚弹琴》)本来的语序是:流水洗客心,霜钟入馀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错列,用得很少,非大诗人不敢用也。因为从正常的语序去看,一般都不符合逻辑,需要正确地推理。如王维有句“须臾白发变垂髫”,不知道错列方法的,还以为人可以返老还童了。
至于疑问句,也很常见。一般来说表现的是作者肯定性的语气,或者是讽刺性的发问,以增强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得诗句不至于太平板
至于疑问句,也很常见。一般来说表现的是作者肯定性的语气,或者是讽刺性的发问,以增强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得诗句不至于太平板。
一、一句式的主谓型。
1、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语法结构为“状语+定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语法结构为“主语+状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4、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补语”的主谓型。
比如: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二、一句式的主谓宾型。
1、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
2、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3、语法结构为“主语+状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笙歌却返乌衣巷,部曲皆还细柳营。(徐铉《从兄龙武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
4、语法结构为“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岁月已残衰飒鬓,风骚犹壮寂寥心。(齐己《寄酬秦府高推官辇》)
5、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
6、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贾至《早朝大明宫》)
7、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
8、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语法结构为“状语+主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
10、语法结构为“状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扁舟宿苇花。(温庭筠《西江送渔父》)
11、语法结构为“状语+定语+主语+谓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皇甫冉《春思》)
12、语法结构为“状语+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的主谓宾型。
比如: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李商隐《杜工部书中离席》)这里“杜工部”是“仿杜工部体”的意思。
三、一句式的连谓型。
1、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谓语+宾语”的连谓型。
比如:风清飘短袂,马健弄连环。(徐铉《晚归》)
2、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定宾词组+谓语”的连谓型。
比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谓语动词”的连谓型。
比如: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渍《野望》)
4、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状语+谓语+宾语”的连谓型。
比如: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5、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谓语+谓语+定语+宾语”的连谓型。
比如: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杜甫《新秋》)
6、语法结构为“状语+主语+谓语+定宾词组+谓语”的连谓型。
比如: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韦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三、一句式兼语型。
比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
<</span>二>两句式,就是一个五言或七言的句子里含有两个句子的主要成分。
一、两句式主谓型。
1、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2、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岑参《和贾舍人早朝》)
3、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定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4、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补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齐己《楚寺寒夜作》)
5、语法结构为“主语+状语+谓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神鸦乱噪黄陵近,候鸟斜沉梦泽空,(曹松《将入关行次湘阴》)
6、语法结构为“定语(或状语)+主语+谓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7、语法结构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主语+谓语”的主谓型。
比如: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李建勋《游栖霞寺》)
再比如: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名五首其三》)其中上下两句各只有一个主语和与这个主语相关的一个短语。
再有,就是三句式,比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就是两个三句式;清人姚文焱《赤壁》首句“天空木落石崔嵬”也是一种三句式。在格律诗中,半句式和三句式相对较少。
诗词爱好者如何解决入声字问题 醉月诗苑
学习诗词以来,辨别入声字一直是个大问题。下面的文章和工具可以解决。
入派三声,派入平声的容易弄错
现在读为阴平的古入声字:
阿八捌擦插锸答搭鎝嗒褡耷瘩发刮聒鸹栝夹浃掐撒杀煞铩刷塌褟挖瞎鸭压押匝咂扎剥钵鲅般戳撮郭蝈啯摸泼朴说缩脱托飥桌捉涿作鸽割搁胳疙纥咯喝磕瞌颏搕着螫鳖憋跌接揭撅撧捏瞥撇切缺阙贴帖歇蝎楔削薛噎约曰 吃失湿虱只汁织逼滴菂积迹激绩击屐咭唧劈霹七柒戚漆嘁缉剔踢息夕吸悉膝析晰蟋螅皙壹揖出督忽惚唿 哭扑仆噗秃屋锔曲屈蛐诎戌
现在读为阳平的古入声字:
拔跋芨魃察达答怛瘩 鞑笪乏伐罚筏阀垡砝轧滑划夹浃铗荚戛蛱鵊恝邋侠狭峡匣辖狎挟硖柙黠洽呷杂砸闸札扎炸轧铡喋霅哳伯薄百柏箔泊博驳帛舶膊雹勃钹搏踣礴怫卜鹁渤孛浡荸鎛餺襮僰铂夺铎掇咄裰凙剟佛国掴帼虢 虢活膜橐拙酌浊斫濯茁着灼啄琢卓镯擢梲诼躅彴鷟踔浞昨作笮捽得德额格阁革葛蛤骼轕膈嗝鬲合涸劾翮阖龁貉阂纥曷盍鶡咳壳揢舌折责则泽贼窄择赜帻舴咋啧箦哲折摺摘谪宅蛰磔辄辙翟蜇晢别蹩蝶叠迭牒堞谍碟喋蹀耋鲽瓞跌垤咥跕结洁杰节截竭刼捷睫碣诘孑疖撷桀讦桔拮楬颉栉箑角脚觉决绝爵诀谲厥蕨崛抉嚼掘橛噱屩鐍獗鴂潏玦珏孓觖攫桷劂爝倔矍苶协胁挟缬颉撷勰絜学穴噱鷽拽实识蚀拾十什硕直值植殖执职侄跖掷蛰絷埴摭踯鼻荸敌笛涤的荻迪狄籴适觌翟镝嫡蹢靮极寂级疾集吉即及急籍瘠楫辑脊唧笈岌汲棘亟革嫉芨墼唶踖吃蒺鶺蹐戢殛席习昔惜袭媳锡熄檄隰裼腊读毒笃独牍犊渎椟讟黩髑碡顿纛福服伏拂缚幅辐袱佛茀绋祓绂洑匐蝠黻沸怫艴鵩茯弗氟骨鹄鹘斛縠囫槲觳仆瀑璞醭濮蹼幞熟赎淑菽孰叔塾秫俗突凸竹逐烛躅轴筑劚蠋舳妯竺术瘃足族卒捽镞局掬跼曲鞠鵙橘菊蛐**
入声字三字经:
比较常见入声字的一部分
六伯黑,不白皙,忒龌龊,没出息
贷谷麦,织竹席,毒剥削,逐什一
啬吃喝,食苜蓿,恶服饰,益积蓄。
欲窃物,掘穴窟,昨日暮,跖入屋。
猝突兀,魄觳觫,怕失色,匿帛幕。
急雀跃,脚踬跌,逸角落,鼻憋厥。
忽觉察,戟割截,血沥漉,卒殁绝。
七叔俶,击羯狄,越朔漠,伐弑逆。
啜冽雪,齧菽粒,历代北,踏石砾
执节钺,发矢镝,克貊国,若霹雳。
馘魅傑,裂畜腹,抉敌目,酷杀戮。
力搏毕,贼殪斃,得匹駃,值百镒。
复失域,立业绩,获爵禄,锡玉璧。
疾杂学,悦墨翟,执木铎,习八佾
掌握古入声字的方法
第一、所有阳声韵的字不是入声字。因为古入声字原本收“b、t、k”尾,尾音失落后都是阴声韵,所以今音收“n、ng”尾的鼻韵母字没有入声字。
第二、声母是不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而读阳平的字是古入声字,即声母为“d、b、g、z、j、zh”的阳平字。例如:
b ── 白拔跋薄雹荸别蹩勃博驳伯泊舶帛;
d ── 达答狄笛得德夺铎敌迭谍读毒独;
g ── 革国格隔阁;
z ── 卒责族杂凿足则泽;
zh ── 哲辙直值轴浊茁逐烛嘱竹侧;
j ── 截捷疾节即集绝及籍极杰局菊栝吉结浃夹急觉决倔。
第三、“ue”韵母的字大都来自古代入声。
如“虐略决确学月约厥绝雀穴血”等。在常用字中只有“嗟、瘸、靴”三个字例外。
第四、“uo”韵母与卷舌音“zh、ch、sh”相拼的字来自古入声。
如“酌桌琢啄捉着锣濯浊辍拙绰戳说硕朔若弱”等。
第五、“e”韵母与古端、精二母声母相拼的字多为古入声字。
如“得德特慝讷勒肋乐则泽责侧策塞色瑟”等。第六 “ie”韵母和帮组、端组声母相拼的字来自古入声。
如“憋别撇灭蔑跌蝶迭帖铁捏聂列烈劣”等字。
第六、声母“f、z、c、s”和“a”韵母相拼的字是古入声字。
如“发法伐筏罚扎札杂擦撒卅萨飒”等字。
第七、一些开韵尾的有文白两读而又没有意义区别的往往是入声字。
如“色”有“se”(文)和“sai”(白)两读。
又如
“泽择角脚血麦脉剥削薄册落六没”等字。除上述八条外,形声字类推也是一个办法。如“夹”是入声,则从其得声的“挟侠浃铗”等字也是入声。
再如“合 ── 盒答鸽塔”,“出 ── 拙茁诎倔崛堀掘”等
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