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老皇皇体”及“皇皇体”唱和发烧现象--诗评万象

(2019-11-06 12:52:02)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论

也说“老皇皇体”及“皇皇体”唱和发烧现象


刚从地中海邮轮出游回来,这二天正忙于整理行吟诗词。有诗友问为何不对“老皇皇体”评论几句,当下诗坛最惹火的话题和趣事,怎么可以没有梦欣的声音?说实话,凑热闹应该不是本人嗜好之事,不过,通读了诗评万象《万元大奖赛一等作品瞬间爆红,“老皇皇”体已刷屏......》这篇目前阅读量已超过38的专稿,立即为全国诗友的激情所感动,却又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即使会得罪很多人,也不想回避了。

 

那么,这里要说的其实是二件事:一件是对“老皇皇体”的看法,一件是对“皇皇体”唱和发烧现象的评价,前者诗坛已有足够多的评论,而后者似乎还没有人把它作为一种现象来解说,故不妨把二者顺序调换一下,以便时间不充分的读者可以看前而弃后。

 

诗词唱和,是诗词界的一种雅兴。古往今来,有过不少唱和的盛况和趣事。但像“皇皇体”的一夜走红而引发全国诗友群起唱和,其发烧热度和后续影响,应该列为史上第一。

 

这个第一,包含几个方面:一是参与唱和者多,有兴趣深究者不妨从各微信群、所有的诗词类自媒体统计一下,肯定破纪录;二是所有唱和均带讥讽意味,这种靶向的一致,前所未有;三是激情所在,许多诗友的唱和是高水平发挥,妙不可言,读后有那种痛快淋漓之感。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

 

《玉楼春· 一个下岗职工的话》(作者名字从略,有兴趣者请自行翻查,下同)

 

打从失业回家后,一日三餐难管够。近来物价涨连翻,无人说笑不谈肉。

砖家叫兽排成溜,一派胡言当面售。脱贫都是老皇皇,裤子掉裆衣掉袖。

 

切合实际,针砭时弊,用语精准,寓意深刻,这比那只有肉麻吹捧、内容空虚、矫情假意的获奖作品要高出几个层次。

 

《玉楼春· 一位参赛作者的话》

 

打从诗赛参加后,好像劲头难使够。只因吃了定心丸,等发奖金来买肉。

我家奖状排成溜,口水不愁无处售。入围已是老皇皇,还得加油撸起袖。

 

内幕没有揭穿,但丑恶已昭然,当然只是一种泛指而并非就本次诗赛而言。好诗词一定不会把话说尽,留有足够空间给读者自己想象、仔细寻味。让读者参与完成作品的创作,这才是高手的作法。

 

《玉楼春· 一位股民的话》

 

打从股海沉浮后,监管声音听已够。刈完春韭不留根,民喝西风它吃肉。

盆堆钵满先开溜,异国红心犹可售。毛衣穿孔烂丫裆,隐病忌医偏撸袖。

 

股海沉浮,每见小民受宰的场景,此作先以股市为例,再推及时政,旁敲侧击,含蓄委婉,极有分寸,也是高水准的可读之作。

 

依韵唱和之作,通常因为被动用韵,能超越主唱的几率比较小,但网上所见,却是佳作多多,精彩非凡,这说明二个问题:一是获奖作品水平太差,诗友唱和轻易便可超越;二是此次唱和的特定情景催生了广大诗友的激情,好作品便如泉喷涌,一发不可收拾。

 

那么,究竟是什么情景使得全国诗友瞬间点发激情的呢?

 

窃以为是多种情景汇合的结果。一是当今各种诗词赛事的评选过于马虎、草率,许多评委“公心、法眼”没有了,导致评出的获奖作品无法令人认可;二是长久以来低俗的口水诗盘踞诗词界,尤以新诗为甚,这股歪风愈刮愈烈,早已引发许多诗人的反感;三是当今舆论管控过于严紧,许多人积压了太多的情绪无处发泄,正好抓住这个可以借题发挥的口子,出一口恶气。正是这三管齐下,促使广大诗友激情的爆发。

 

好吧,接下来该说说“老皇皇体”本身的问题了。

 

获奖作品的多次硬伤,如“溜”字仄声而误用为平声,以及入声字“肉”混押于上、去声等等,已经多人指出,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想进一步讨论的是作品的“情”与“意”方面的问题。因为“矫情”与“假意”,才是这首词的最大问题。

 

诗与词,都是“心声”。既为心声,便以真为贵。因为心是同质的,心境是同一的。相同的遭遇,会产生相同的情感。因为有相同的情感,心才能相通。所以真感情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获奖作品作为《一位老农的话》,就应该说出切合“老农”身份的话,读者方能信其为真。显然,作者为了迎合评委的口味、为了攀附所谓的“正能量”而信口雌黄,什么“家家别墅排成溜,丰产不愁凭网售”,什么“小康已是老皇皇”(作者自注:老皇皇,苏北方言,老皇历、过时之意),谁都看得出这是肉麻的吹捧,假的。景象是假的(尽管也有极个别的村会有“家家别墅排成溜”的情形,但不能以个别代替整体),情感也是假的。

 

那么,会有人问,艺术不是可以夸张么,艺术不是可以虚构么?李子几天前就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说诗可以文学化,也就是说,诗可以用小说的手法,用第三人称作为诗的主体而随意的虚构。这个说法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虚构的情节、情景、情感依然存在一个能否感动读者的问题,如何感动?依然不能逃脱一个“真”字。虚构要有“真”的味道,读者才愿意吃、乐意接受。李子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说应该把题目改成“一位老农向县委书记汇报的话”。妙!汇报嘛,大家都知道非说假话不可。你看,李子本来想解脱评委的难堪,可是绕了一个大圈,结果还是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因仰人脸色而矫情,因迎合时势而假意,为评奖而曲意逢迎、肉麻歌颂,这种作品因为感动不了读者,所以是一文不值。但究竟是如何感动评委,这就不得而知了。

 

梦欣,本名郭业大。诗人,诗词评论家。籍贯广东潮阳,现居美国旧金山。喜好诗、书、琴、剑、山水、酒茶。有诗句云:但凭肝胆生春色,每把烟霞当故人。隐逸人生观,尽源于此,也局限于此。然以耿直、浅薄自得其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