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荐诗】雪泥萍踪评选当代七绝佳作(41-50)
(2019-10-26 09:15:22)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诗评 |
【小楼荐诗】雪泥萍踪评选当代七绝佳作(41-50)
李秋霞
雪泥萍踪评选当代七绝佳作
中华诗教@小楼荐诗(一)
周清溪(江苏)
元旦写意
冬阳染上一年心,不觉风号入耳沉。
扫叶寒波犹渐凛,看花情绪已微深。
水根粉白清倚石,梅朵新黄秀出林。
袅袅香痕春尚远,狸奴晒日过墙阴。
苏俊评:笔随心走,思入深微。此境最不易到,得“浮华落尽见真淳”之致。
沈利斌评:诗得题旨,深具“写意”之趣。第七句言“春尚远”,结句言“狸奴晒日”,似不相关,实自然天成。
李宝(河北)
题薛涛井
井水清清久不干,风摇竹影倚雕栏。
望江楼上千年月,留与香魂仔细看。
苏俊评:唐音宛在,雅驯可诵。
沈利斌评:起二句铺垫自然,“久”、“倚”二字看似平平,于句中已蕴情意。复用不变之月,引出所念之人,“留与”二字,使感慨更深,诗便不俗。
安全东(四川)
题山村雪夜图
天低雪暗笼山村,老树查牙欲断魂。
便有人来浑不觉,红炉初爇酒初温。
苏俊评:妙于转折,好在浑成。
宋玉秋(辽宁)
水乡春行
衣带春山雨后清,船如棋子落春枰。
微风五两相随处,不肯年光负此行。
沈利斌评:语句流丽、清雅,次句比喻亦颇新奇。全诗生机勃勃。
李玉莲(山西)
故 里
回村不忍数残垣,乱草丛生野雀喧。
忽忆童年多少趣,尽藏墙角旧街边。
刘学敏评:面对大拆大建及城镇化,导致大量村落荒废,童年记忆也只能在墙角街边寻找了,发人深思,无尽感触。
张庆辉评:略有情味儿,但笔致不够深细,如“忽忆童年多少趣”,太笼统了,就不如写出某一具体之趣来。
张春义评:归故里,忍见残壁颓垣、杂草野雀,不由勾起几多童年趣事。语少意足,今昔感慨和无尽的情意容纳其中,“藏”字最见意趣。
张明新(山东)
礁 石
堪经万古磨,何惧潮千尺。
宁愿尽伤痕,不为鹅卵石。
张庆辉评:意到,然浅直。
刘学敏评:虽咏礁石,实则亦人。结句可再升华。
山中菊
一片怜人意,屋前秋作花。
但将金子色,深慰赤贫家。
杨强评:无非屋前菊开,妙能掘出诗趣。“但将金子色,深慰赤贫家”,家虽清贫,奈有菊花作金黄之色,开在吾家,便觉不贫,饶有意味。与杨万里《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一诗参看,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处。
冯丽芳(广东)
漫 兴
点检生涯路可寻,无为昔日复如今。
已栽五柳门前树,可笑元非五柳心。
张春义评:昔日“无所作为”,今也如此,像陶渊明那样隐逸,又心有不甘,结句自嘲,暗藏波折,见诗趣。
刘学敏评:后两句有意重复,然终究不满意趁心。意思虽出,还需提炼。
刘庆霖(北京)
过奥林匹克公园
风住秋林淡淡香,择条幽径漫徜徉。
夕阳带走地平线,明月来观水立方。
龙穴曲同湖暗合,鸟巢大到树难藏。
当年火炬依然在,似有光分万里疆。
刘学敏评:二联地平线,水立方用的不错。可做新词入诗自然妥帖之例。
张春义评:构思独出机杼,中两联的对仗奇思妙想,尾联以景截情,延伸空间,升华主题。
马星慧(江苏)
校园中时见一老年清洁工感吟
扫罢晨光扫夕辉,堪怜雪鬓杏黄衣。
频猜子女缘何事,忍让阿娘累古稀!
何其三评:白发人穿杏黄衣,日未出而作,日将落而未息,令人疑窦丛生,不但作者“频猜”,也令读者“频猜”。眼前事触动心底情,虽无浓情蜜语,却胜过无病呻吟。
姚泉名评:以菩萨心度人心也。如何让老年人体面的读度过晚年,是一个越来越沉重的社会问题。
熊东遨(湖南)
重访徐州
万千胜景足观瞻,重就黄花不避嫌。
盖世气场怜楚霸,举贤风范仰陶谦。
窟中泥俑威犹作,湖底云龙影自潜。
未必江山真要捧,我来聊拾一薪添。
高石春评:厚重中见深婉。七句如棒喝,终是老辣之手,举重若轻。
苏俊评:首联总起,平出而曲接。胜景为平,黄花用孟浩然诗意,乍觉飞动,故云平出而曲接也。颔联一云“力拔山兮”之项羽,一云三让徐州之陶谦,一文一武,此颂人物之盛也。颈联一写文物,一及名山,此言其地之灵也。结句一反前人“江山亦要文人捧”之意,而结以谦虚语,不仅回应起句“万千胜景”,且更进一层突出徐州名气。光芒自在,底气自足,举世皆知,何待人捧!全诗开阖有度,迥异俗笔。尤以险韵成之,举重若轻,足见手段。
章雪芳(浙江)
雨 夜
雨滴残更破,思儿入睡难。
窗灯斜角亮,犹向夜添寒。
廖国华评:思儿,一层意思;雨夜思儿,又一层意思;夜灯感觉添寒,三层意思。非灯寒难状思之切,递进写法。难得。
何智勇评:小绝不易作,此篇言浅情深,读来令人感动。先言雨滴,扣题。次言思念,情景交融。三四句似未转而实转,其思深,故其灯寒,自然味足。
陈少娟(广东)
忆居庸诗社练诗并寄薛东晨
摘取云丝好结庐,春风岭上燕来初。
故人却在江南岸,三五年间半纸书。
刘雄评:风调佳,尾句似怨故人消息稀疏。
刘鲁宁(上海)
游范成大祠
小径徘徊问石湖,祠堂十里得寻无?
游人笑向身前指:只隔梅花八九株。
刘雄评:以梅花映衬,便有雅人深致。
楚成(湖北)
求职途中
电话报平安,雪飘衣尚单。
担心惊老父,不忍道艰难。
高石春评:寻常事,寻常语,却一波三折,真情可感。
万德武评:楚成兄是江右诗友,故知此诗绝非亲历,代言耳,亦作诗之一法。然比之黄仲则“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终嫌力弱。
文裳(江苏)
念奴娇·谒蒋捷墓
碧天如洗,正葱茏岑表,遍生修竹。寂寞荒丘围短柏,道是稳眠苍玉。千度樱红,依然雨冷,漫打芭蕉绿。凄然伫立,趋前长揖如肃。
遥想江左风流,斯人才调,文采清相续。故国伤心悲齿髪,铮骨耻依周粟。落拓江湖,寄情诗酒,我亦风前烛。萧条异代,对君倾泻愁斛。
陈伟强评:以沉郁之笔,写尽兴亡之感。才人沦落,今古皆同,诵之黯然。
蒋昌典(湖南)
夜登长沙杜甫江阁怀老杜
飘零踪迹借诗传,江阁重光映渚烟。
开谢岸花仍寂寂,去来樯燕自年年。
望中烽火心中泪,梦里长安客里船。
一瓣心香凭吊罢,万家灯火思无边。
张春义评:全诗“以静写静”,托感于景。三联由景向情过度,“一瓣心香凭吊罢”则点出自我,含蓄、幽澹。
王惠维(山东)
老 家
小巷深深几个弯,尽头旧屋两三间。
童年往事如洪水,闸口一开难以关。
何其三评:小巷深深,旧屋两三间,是作者魂牵梦绕的老家,也是全诗感情的生发点。转结句把“童年往事”比作洪水,既贴切又巧妙。此诗语言通俗浅显,无刻意营造之痕,却情味不减。
戴炳南(福建)
过太白山天童寺
空山云叆叇,泉石响淙淙。
十里松花老,千竿翠竹浓。
禅衣沾宿露,初日出前峰。
莫叹无穷事,且闻烟外钟。
王海亮评:动中有静。情景交融。有出世之感。初、出,有点近。
王毅(湖北)
过仙人渡
霜秋初夜冷,草木见凋残。
灯失千家耀,风留一渚寒。
扬尘迷古渡,湛露湿衣单。
欲截沧浪水,牵其入碧峦。
姚泉名评:层层递进点染,至尾联遂成奇彩。
王志伟(山东)
水乡雨中春晚
堤柳塘边斜晚风,纵蛙惊鹭起蒲丛。
老牛驮上蚕丝雨,走进烟村水墨中。
苏俊评:情景如绘,画面如立于目前。落字亦新,然未臻自然而然之境。如“斜”、“纵”二字,觉炼而未切。“走进”一语则稍欠凝炼。炼字之道当在炼不炼之间,看似不经意,自然天成,实则真金百炼,煞费苦心。故云炼字之道在炼与不炼之间也。
郭冶(沈阳)
雪
被野千畦满,襟山百尺白。
高楼坐夜深,忽念访戴客。
沈利斌评:前二句以对句起,所描写之雪景已觉不俗。“忽念”二字,更觉诗思阔远,使常见写雪之典不同寻常,品之意趣高雅。
武斌(江苏)
冬夜听雨
霜风寒树作哀声,往事萦回梦不成。
凄雨浑如别时泪,怅惆一滴到天明。
沈利斌评:作者情感外化于物,风、树之声俱成“哀声”,由之思及往事,冬夜难眠。转结更进一层,忆及昔日之别,尽道“怅惆”之情。这“怅惆一滴”既是“雨”,亦是“泪”,连接今昔,与温庭筠的“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蒋捷的“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有所不同,但各尽其情。
陈乐平(广东)
涧边石
青山望不极,顽石涧之侧。
谁知沉下久,苍苔掩颜色。
白石簃评:寄托之意,于顽石形象中体现,良可慨也。
曹宪阁(辽宁)
秋堤遇芦苇漫兴
天光云影泛中流,野苇摇风舞不休。
我笑芦花花笑我,白头两个一头秋。
白石簃评:后二句尤见巧思,芦花与我,白头相对,怡然自乐,不知老之将至!
吴硕贤(广东)
办公室
红楼工作已多年,昔日谁曾住此间?
四壁无言唯静默,人如流水屋如岩。
高石春评:结句颇为亮眼,意象之外,沧桑顿生。
王玉明(北京)
暗香·咏西施(步姜夔韵)
太湖夜色,蕴古今韵事,波心闻笛。慕意怨音,素手凝香记梅摘。顾盼玉人脉脉,何必借、诗书文笔。尽缱绻、笑靥如花,疏影映嘉席。
倾国,恨永寂。叹艳枕梦惊,绮馆忧积。别时可泣?回首缠绵忍相忆?吴越兴亡漫议,归去也、蠡湖澄碧。更远泛、沧海外,或曾见得?
白石簃评:次白石韵,颇不易为。脉络或有依傍处,而一种情思,贯透其间,畅达可诵。
于文清(江苏)
水调歌头·登北固楼
凭槛一萧爽,万里大江秋。金焦两点犹在,相望荻芦洲。解识琼花瑶草,放浪烟鬟雾髻,柳岸弄扁舟。最好二三子,心事在沙鸥。
美人怨,名士恨,几时休。百年强半,谁又沉醉立高楼。说甚飘零书剑,抑或留连诗酒,渺矣古风流。大雅今难再,天地且淹留。
刘学敏评:反复读之再三,拍眼间无阻滞,通畅和顺。上片写景,大气间不乏小资。下片抒情,借古而伤今。甚妙。
过瘦西湖
画里虹桥忆踏歌,扬州月色旧时多。
渔洋不在烟花冷,湖上春风老薜萝。
廖国华评:脉络分明,体量匀称,临览吊古之正体。
孙临清(辽宁)
丽水古堰即事
瓯水澄明画舸游,烟鬟落影看沉浮。
一声长笛将秋曳,两岸芦花共白头。
苏俊评:三四得诚斋活法,七绝之本色也。唯起句太平,稍欠浑成。
秋游白鹭湖
鱼肥塘畔叶初飞,风送稻香黄四围。
白鹭忘机浑似客,板桥闲立对斜晖。
张春义评:前两句动态,后两句静态。化动为静,赋自然予生命,一气流注。
温亚东(四川)
野岭飞金
野岭换芳林,田家付苦心。
秋风酬旧约,吹满一园金。
高石春评:铺垫得当,转得浪漫,结句张起。
李明科(安徽)
立 冬
威寒临故国,草木最先闻。
庾岭梅望雪,衡阳雁抱群。
天风旋菊径,霜气逼松云。
欲赏幽林叶,西山日已曛。
陈伟强评:颔联精巧,颈联有气势,允称佳作。
皮自樊(江西)
十月初十大晴西山公园即景
秋游恁觉似春游,山色回青水色柔。
蝴蝶寻花花不见,忽然飞上美人头。
陈伟强评:艳思飞动,极具性灵,可入《随园诗话》。
【听名家评诗】2021第十五期(总0047期) 大风歌诗友会
赏曹州牡丹
宋善岭(徐州)
镜头从魏紫,信手拂姚黄。
孰料三天后,依然十指香。
山行
海空
雨霁紫烟轻,山空鸟不惊。
水边风欲静,偶有落花声。
春到云龙湖
蒋继辉(徐州)
云上青山云下湖,长堤危塔柳风酥。
半坡红杏舒望眼,疑是美人春醒图。
暮春
刘文生
驽末东风入小楼,一年春事一时休。
无边丝雨花飞晚,鸟自空啼水自流。
咏向日葵
李秀玲(丰县)
枝叶青青伴露霜,几番风雨共寒凉。
但求无愧于清梦,惟愿倾心向太阳。
贵州大小七孔景区游赏
曹建新(常州)
云洗黛山洼,参差复彩霞。
林深溪色碧,谷静鸟声嘉。
七孔浮晴日,千峰叠瀑花。
陶然何忍返,直欲此安家。
晨起玉龙湖上见新鸥
王聪颖(辽宁)
扑向春湖我打头,今晨试水有新鸥。
一身白羽云间拾,两翼清风浪里收。
自可飞天朝碧海,也堪近岸枕溪流。
观鱼结网原非乐,翔鸟从来不羡舟。
城市(通韵)
杨增云(徐州)
大厦如林耸入云,繁华闹市两极分。
车拥人挤频争道,酒绿灯红尽醉人。
邻里联门同陌路,小区碰面不识君。
楼高千尺亲情远,庭院时光何处寻。
踏青东郊
佟云霞
清游从古何辞远,况有绿房桃李开。
过耳钟声初霁雨,凝眸春水欲生苔。
塘边许有垂纶手,柳岸能无咏絮才。
已湿青鞋香袅袅,莺啼牵袂丽人来。
鹧鸪天·鸢都风筝节
黄玉庭 (徐州)
竹韵海外
海外点评
【七律】牡丹
作者/小荷(日本筑波)
无意争妍自是王,天姿卓卓出群芳。
宁教玉质成焦骨,岂肯奴颜悦武皇。
花并贵妃倾国貌,酒邀太白剪云章。
古来多少风流客,做鬼情甘为汝狂。
注:传说牡丹被贬洛阳后,开花娇艳无比,武则天派人用火欲将其烧死。然牡丹枝干虽已焦黑,花朵却更夺目,因而获“焦骨牡丹”称号。
潜东篱评:如果一首诗有一联甚至一句出彩,会使全诗生辉。这首开篇即好。首联"无意争妍自是王,天姿卓卓出群芳"。起句写的极好,通过"无,争,自"这三个字,把意思表达得转折生趣。第二句承接得也帖切稳当,落到"出群芳"这点上,表达巧妙。中二联中规中矩,与尾联衔接亦顺畅,末两句转结有力。佳作!
【七律】咏牡丹
牡丹又放竹篱旁,占得三春第一香。
焦骨还留上林火,艳花尤扮醉红妆。
雍容月下嫦娥嫉,妩媚波前西子伤。
羽化仙人琼殿落,翩翩魏紫与姚黄。
潜东篱评:这首诗也是首联出彩。"牡丹又放竹篱旁,占得三春第一香。"起句写得平实无华,第二句在此句基础上跳飞。"占得"两字用得好,即帖切又有力,使得"第一香"更有气势,潜意识里含有富贵之美。佳作!
【五绝】大唐牡丹
色映贵妃舞,妖燃太白情。
胡旋京洛碎,不复调清平。
夕露沾衣评:五绝由于空间小,字数少,可以说是绝句中很难的所在,这首五绝以精妙的构思和练达的字句令人眼前一亮,作者由花及人,由景思诗,正所谓“云想霓裳花想容”,作者也想到了“一枝红艳露凝香”的杨玉环,那“名花倾国两相欢”的舞姿和花容也曾点燃了谪仙人的诗情,可惜这绝美的清平调最终都惊散在动地而来的渔阳鼙鼓声中了,那名花与美人也在刹那的芳华后随风凋落,令人唏嘘。
【五绝】无题
明月照秋枫,枫摇月影朦。
叶浮含别意,明晚可相逢?
夕露沾衣评:这首五绝的启承非常有趣,诗人巧妙的复用了“枫”和“月二字,然而首句写静态的景,承句写动态的风,一静一动相得益彰,即使在五绝这样的小空间里也丝毫不觉冗余,及至转结,思念之情油然而出,虽难称高绝,但也颇为中规中矩,配合开局,不失为一篇佳作。
【江南春慢】谷雨时节忽雪遂忆昔年偕弟赏故园牡丹
枝上拈琼,天涯舞絮,堪惊春暮飘雪。漫攲李蕊,拥海棠,争抱高洁。看绮霞轻叠,盈盈处,小唇秀靥。日已暮,鹃声渐悄,谢草潜生,杯中潋滟新月。
观姚魏,当此节。记洛女凌波,暗香奇绝。杨妃绰约,剩自把、沈香亭说。樽酒扶头烈,犹同酌、浪词半阙。何日也,飞去与君,重觅残春,花如雪兮堪折。
注:姚魏,指牡丹花。
阁主评:这首江南春慢起首几句平稳,自看绮霞句起渐渐进入佳境,层次逐渐丰富起来。至下半起转而专赏牡丹切题,至剩自把沈香亭说一气呵成,樽酒起忆旧,直到何日也。。。整首词从缓到疾高潮处戛然而止却余音不息。
【南歌子】怡然亭
览月斜阳后,衔云投水轻。临波湖柳掠飞莺,婉转恬栖小院,共蛙鸣。
欲剪东窗烛,花軒映后庭。梦中前世那方亭,赋我闲吟静好,与风听。
阁主评:这一首在用词上不刻意,给人流水不争先的从容感,上下两片的三字句结得耐品。
【新作点评】女排再捧世界杯(作者:郭庆华;点评:潘泓)中华诗词杂志
女排再捧世界杯(郭庆华)
醉捧金杯胜酒瓯,心花怒放到眉头。
屏前多少人狂跳,一个排球震地球。
(2019.11《中华诗词》)
潘泓点评:七绝因篇幅限制,要说的话往往不可能全说透,而诗中的意思却又要让读者领会,所以好的七绝,字面上很简洁,而内蕴是非常有张力的。
这首七绝其亮点一是意脉流畅,从前二句的场内到第三句的场外,从起笔的实写到收笔的虚写,行笔流利,诗写的从容洒脱。二是有场景感,醉捧金杯胜酒瓯,心花怒放到眉头。写的是女排捧杯时现场的情景,一“醉”字,一眉头上“怒放”的心花,精到地把现场喜悦鲜活的场面写入了诗行。而“屏前多少人狂跳”中“狂跳”二字,又让观众看直播时的情形跃然纸上,诗写的有感染力。三是给读者留有想象思考的空间,有言外之意。类似贺女排捧杯的“正能量”题材,如果很好地描写了场景,欢呼一下,也未尝不可,但没有深挖一下事件的意义,终是浅了一层隔了一层。作者写诗时想没想到当年中美建交史上的一段佳话——“乒乓外交”的故事不得而知,但“一个排球震地球”与“小球转动大球”一样,出语新而蕴意深。女排的排球,真的能让人从心跳感觉到地球在震动。震地球、震人心……,这个“震”字是发散的,有辐射性。
把很多要说的话压缩了说,把理性的话感性地说,是这首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