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评万象 【诗词学堂】 绝句结尾十六种手法(8)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2018-02-16 16:34:31)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词知识

【诗词学堂】 绝句结尾十六种手法(8)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8)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五七言绝句的结尾技巧,以上所介绍的大多以含蓄为主,强调回环婉曲、意留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大多数人喜欢的风格。但艺术总是多样化的,有人喜欢深沉就有人喜欢浅露。喜欢浅露的诗人当推白居易为代表。白居易主张“言直而切”,使老媪能解,走大众化、通俗化的诗歌路线。“卒章显志”就是白居易倡导的结尾方法。

       所谓“卒章显志”,就是在绝句的结尾点明主题,深化主题。不要故弄玄虚,而要把作者立言的本意、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无误地表述出来。比如《问刘十九》这首五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结句就是一句浅白的口头语,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珍重友情,问刘十九来不来饮酒。又如《闺怨词》之三:

                    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

                    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

       结句是闺怨主题的深化。妻子想念征戍远方的丈夫,正在灯下为丈夫裁剪御寒的衣裳,一想到征战劳苦丈夫不知瘦成啥样子,便提醒自己不要把衣服做大了。

       这种直白浅显的结尾,扣紧主题,而诗人的同情心也表露无遗。再如七绝《城东闲游》:   

                    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

                    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诗人能够在城东白鹿原头放任坐马随意行走,乃因其把一切宠辱忧欢尽抛脑后,无论朝野怎么议论评说都与自已无关,正是这种超脱和放开才有心思“闲游”。结句的“信马行”显示诗人无官一身轻、荣辱度身外的轻松心态,这便是主题“闲游”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浅显易懂。

      信手翻阅白居易绝句读本,你可以发现,好些绝句的诗题都在结句中点明。例如,《晚望》:

                    江城寒角动,沙州夕鸟还。

                    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结句的“西南望远山”就是题目的“晚望”。《宿东林寺》:

                    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结句就是题目。《庚楼新岁》:

                  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

                  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庚楼。

       结句与题目只多一个字。《闲吟》:

                  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

                  惟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

       《种荔枝》:

                  红颗真珠真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夭老》:

                  早世身如风里烛,暮年发似镜中丝。

                  谁人断得人间事?少夭堪伤老又悲。

       《秋池》:

                  洒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

                  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

        都是一种风格,比比皆是,不必一一列出。

       卒章显志,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避免诗义晦涩,省却读者胡乱猜疑,对于表达诗人的坦荡心胸和独立特行的人格有一定的帮助。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结句“独钓寒江雪”是诗的主题,也是诗人鄙视世俗、超然物外那清高孤傲形象的自我描写。你想,在上看天无飞鸟下看地无人踪的冰天雪地之中,有一个渔翁独自垂钓江心,这情景只该心中有、诗中有、画中有,现实中则断难见寻。所以诗评家说这是诗人“托此自高”(唐汝询语),论者则认为正是结句让诗人超尘绝世的孤傲形象跃然纸上而使此诗成为唐人五言绝句的杰作。

       但卒章显志的结尾方法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便是过于浅露,使人一览无余。可见,浅露既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关键看你怎么运用。如果你胸襟高,品格高,自然不怕坦荡而浅露。因为情真意切更容易感人。如果你出言有所顾忌,或者立意在于讥讽世事,自然就不能用卒章显志这种浅露的结尾方法了。

       今人诗用这种结尾手法的也很多,尤见于老干体。当然也有用得好的,这里略举几例。

       西安诗人霍有朋有绝句《富士山山中湖偕小辉泛舟》,诗曰:

                    富士山深别有天,千年积雪聚清涟。

                    双双白鹭知人乐,曲颈高歌逐画船。

       这是活在新世纪的白乐天写的诗。卒章显志,直截了当。

陕西诗人白庆祥绝句《庆香港回归》,诗曰:

                    红旗猎猎看今朝,代有雄才继舜尧。

                    咫尺天涯归路远,百年方过界湖桥。

       结句也是题目之意,但有了“过界湖桥”这一具象场景,便比题目蕴含多一点。

       河南诗人张结绝句《太湖》,诗曰:

                    信是天公气象殊,烟波浩渺润三吴。

                    日来自觉心胸阔,独立迎风看太湖。

       这诗白乐天看了也喜欢,都是他的粉丝。但确切地说,这还是几十万粉丝中较为可读者。

       福建诗人林恭祖绝句《白头翁》,应当是所有卒章显志结尾手法运用中最为可读的一个作品。其诗曰:

                    闽台一水隔西东,两岸烟波久未通。

                    今日归来探亲友,相逢都是白头翁。

       笔者初学写诗,也试过各种不同风格的习作。白居易这种卒章显志、浅白易懂的风格,也在学习之列。



本文摘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

更多诗词资料,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诗评万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