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项目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理论
(2016-11-28 16:38:33)一、 “微项目学习”概念及特点
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把知识情境化、项目化,紧密结合核心知识点设计真实情境的微项目,项目学习活动能在一两个课时的时间内完成,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微项目学习” “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延伸和发展,保留了“基于项目学习”的优点,又克服了“基于项目学习”的缺点,将课程内容分为多个小项目进行,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使教学高效开展,并形成实时、灵活的评价。
二、微项目设计原则
(一)选择性原则
给予学习者多元化的自主选择权,而非强制性地指定任务。教学中尽可能提供丰富的微项目学习情境,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或兴趣自由地选择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目标性原则
课程教学目标是策划教学微项目的关键依据,设计微项目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一个微项目可能只有一个或几个小点,但针对性要强、结构要完整,既含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
(三)可行性原则
微项目设计应参考课程标准,从小、短、窄的题目开始,制订计划,安排充裕的时间,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学习完成作品,让学习变得简单、高效。
(四)趣味性原则
感兴趣的学习项目、合适的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可以保持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学习效率。微项目应该考虑学生兴趣,选择合适的项目,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微项目学习模式及其优势
“微项目学习”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的延伸和发展,保留了“基于项目学习”原有优势,又弥补了“基于项目学习”中时间长、参与度较低等问题,将学科整体知识优化分解为多个相互关联的小而精的项目进行,并能在课堂实际中教学实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化的对任务进行管理,促进高效课堂形成并采用实时、灵活的评价。
微项目最注重的就是“微”,微项目学习可以从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典型项目的概念入手,每个项目既是完成一个子任务也是完成一个完整的小项目,这个任务可以是具体的一种产品也可以是一个小部件或零件更者是一个设计理念,微项目学习活动甚至可以在一两个课时内完成,让学生在短时内就能完成项目作品,将复杂冗长的项目结合工作实际简化,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体验真实的工作任务并强化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同时构建了一个生生交流、师生互动,自我展示的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的实现资源的共享,简单而趣味的项目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效能感,增强自我认同和求知欲,实现高效课堂的开,展促使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高。
四、微项目学习评价模式
信息时代需要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型应用人才,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抓住时代赋予的契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协作、社会责任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因此微项目教学模式采用不同于以往项目教学评价的模式,微项目评价除了专业能力考核评价也注重职业行动能力的考核,专业能力测试通过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方式,而职业行动能力则在小组团队合作做中通过批判、团队合作、坚持力、沟通能努力、责任心、守时(守信)六个方面来用自评和教师评价方式考核学生。微项目学习既关注一个个微项目和整体项目的实现,又关注群体思想的碰撞,鼓励协作、分享,通过专业和能力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多的认知,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中明确方向,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