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藏极品(122红山文化玉器蚩尤和平碑)
标签:
杂谈 |
内容来自网络。来自《古朴神韵同聚(李同聚)2024--02--16 》头条文章。
名称:隋立川藏
简介:
收藏家隋立川。青岛崂山人,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会长。收藏史前文明玉石雕塑、佛像、瓷器家具、珐琅系列、书画等。主持创办了北京中藏会馆和北京野石艺术馆,致力于史前文研究,并将为建立史前文明博物馆捐献自己所有收藏品。
我未见实物,就图片说说我的理解。
(图一)隋立川藏
碑可分为基座、主体两部分。
1 碑的基座分为三层,最下面的是一只大龟,脖子的甲板上,左右各站着一个牛头神,龟头上顶着基柱,柱上站着一只展翅的大鸮。
下层大龟,四蹄坚挺,抬头伸脖,昂头瞪眼吐舌,用头承担整个碑的重量。
二层是牛头神,分左右两边对称站立,三只角,牛首人身。
三层是一只展翅的大鸮,翅膀上缘就是主神的平台。
2碑的主体,是大神面(战神蚩尤)。神面的两边各有一条鱼龙守护。
神面头上长角,脑后插两把剑戟,瞪眼张口露齿,很是吓人。额头正中是“应龙”, 应龙头向下,两手抓着蚩尤的两只角,小身体夹在剑戟之间。角上还戴着由“两个C龙”组合的尖顶冠。
一
碑最下面的大龟,即古籍记载的“天鼋”,天鼋即大龟。天鼋亦轩辕,乃黄帝族的标志或族徽。相传在涿鹿之战中,蚩尤不但作大风雨,而且还作大雾三日,
令黄帝军队暂时迷失方向,后来黄帝接受魃的建议,将天鼋军旗的头部指向天山西北,尾向东南,四足定四方。这便是指明方向的“指南针”。
二
碑的主体大神面就是战神蚩尤,怒目张口,令人畏惧。头上的“应龙”只是一条小爬虫,仅是蚩尤头上的装饰物而已。
《述异记(上)》:“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牛氐人,人不能向”。
三
此碑集合了多种元素,其中大龟(天鼋)是黄帝族群的族徽,应龙是黄帝麾下的战将。牛头神就是神农氏炎帝及其后裔,农耕部落大联盟的领袖。 C龙是是公猪,是猪群群主,是猪王,代表红山古国“种田养猪”的养猪业。鸮昼伏夜出,晚上捕鼠,是庄稼、粮食、农业的保护神,鸮就是红山文化里“粮食和农业”的代称。传说“玄鸟生商”中的玄鸟其实就是鸮,看来商也是农业立国,是红山先民的后裔,此是后话。…鱼龙代表红山先民虽然以农为本,但多业并举,渔猎和采集照常进行。…此碑的主体是蚩尤像,也是红山文化的新元素,之前是没有的。
四
此碑应该是涿鹿之战后,炎帝黄帝蚩尤三大族群完美融为一体,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的象征,故称为蚩尤和平碑。
(图一)隋立川藏
我收藏的红山文化玉器小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