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山文化玉人(一)

(2024-01-01 11:05:17)
标签:

三星堆人头像

红山文化玉人

不可抗力

迁徙

  红山文化玉人(一)

一、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都是从八个“埋宝坑”里挖出来的,最令人震撼的是青铜器,有三、四米高的青铜树,两三米高的青铜大立人,还有众多的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的古人,虽然佩冠和发型有所不同,但脸型和五官却出奇的一致,都是一个模样:“杏状立眼,蒜头鼻”。 佩冠和发型不同,表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职业不同,戴高冠的一定是上层人物;没有戴帽子的,大概是平头百姓;头顶上盘着发辫的,可能是用头顶着货物从事送货的人。他们共同的地方,还表现在都打了耳洞,他们大概是有着共同习俗和信仰的族群。…我们就称呼他们为“三星堆人”吧。


红山文化玉人(一)红山文化玉人(一)红山文化玉人(一)    


二、红山文化玉人

红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玉器,C型玉龙、玉猪龙、玉鸮、玉蝉、玉龟、玉玦、勾云器等更是闻名天下。

考古挖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仅几百件,器型最多也就二三十种而已。……古玩市场上,特别是红山文化的原生地----赤峰古玩市场上,则是另一种面貌,红山玉器数量特别多,器型也特别多,本人所见器型粗略估计,少说也有几百种吧。

 

我,自以为是红山文化玉器的收藏大家,因为我收藏了两千多件红山玉器,比几十个国有博物馆加起来收藏的还要多。

…但是,在民藏榜上,肯定排不上前五。

排第一的当然是邱季端,他的《寒江雪艺术馆·上古文明馆》中的“红山文化玉器”数量多,质量好,个头大。

据我所知,接着就是刘升的《上古陨石艺术馆》了,馆藏的红山文化玉器同样“数量多,质量好,个头大”。

再就是李广伟(微尘)收藏的黑皮玉。他著有《黑皮文明》。所谓“黑皮玉”,大多数是陨石,其中的大部分应该归属红山文化。

藏品质优量大的,甚至超过我的,可能还有两三位。

就红山文化玉器而言,民藏榜上,我大概不出前十。在六至九之间。

 

我收藏的红山文化玉器,多一半是人神,少一半是物件(动物、器件、杂项)。在人神中,有一些的相貌五官,与“三星堆人”完全相同,他们应该是“三星堆人”的祖先。…众所周知,红山文化的存续时间是距今7400----5000年,三星堆人的存续时间是距今5000----3000年。…因为某种不可抗力,红山文化的族群四散迁徙,一部分到了四川,在广汉地区发展壮大,创造了灿烂的“三星堆文化”。

 

《第五集 茶色水晶 11号斧冠神》

数据:重1359克,高225毫米、宽90毫、厚50毫米。

造型:头戴斧刃朝天冠,额头有楞纹,斧头上有孔,弯眉吊眼,

    手抚 膝蹲坐。

《第五集 茶色水晶 12号斧冠神》

数据:重1144克,高210毫米、宽80毫、厚60毫米。

 

造型:头戴斧刃朝天冠,斧头上有孔,弯眉横眼,手抚膝蹲坐,脚间1孔。

红山文化玉人(一)

红山文化玉人(一)
红山文化玉人(一)

红山文化玉人(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月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