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四蒙元真定路河涧税50两银锭

(2023-10-05 06:48:58)
标签:

银挺

蒙元时期

錾刻铭文

50两

    十四 蒙元  真定路河涧税50两银锭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称成吉思汗。然后就向外用兵,南征、西征交替进行。1211年向南攻金,1214年金宣宗被迫迁都开封,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都被蒙古所占。  河北人民倍受战乱之苦,蒙元初期,统治者把占领区分封给王公、功臣、驸马等蒙古贵族,成为“头下军州”,人民没有自由,税赋沉重,社会秩序混乱。直到1260年忽必烈做大汗时,社会秩序才逐渐安定下来。

 014全称:蒙元  真定路河涧税50两银挺

大小:银锭,弧首束腰。

面长145;腰宽50;底长127;腰宽42;重1826克。

铭文:银锭正面共錾刻四行字;

上:(横书)真定路

右;库官 松岳 韩孟

中;银匠劉德    银匠郎明

左;真定河涧税  银匠郭安

 

考释;

 河间(河涧)位于今河北省东部,蒙元早期有盐场22处。设有转运盐使司。苏天爵《元文类》记载蒙古大汗窝阔台在1230年,开始推行盐法,在河涧、山东、平阳、四川等四地设立征收盐税的课税所,规定每盐一引,须重四百斤,其价格为银十两。银锭上注明盐区名。可见此银锭正是河涧的盐税银。

 真定府(今石家庄市正定县),河间府(今沧州市河间县),唐、宋、金、明各代,它们是互不隶属的同级别行政单位,或称“府”,或称“路”。真定府辖河间为时不长(公元1230--1249),是蒙古占领河北初期,社会秩序比较混乱时期的情况。忽必烈建元之后,真定府,河间府又成为互不隶属的平级行政单位了。

 此银铤是已发现同类银铤錾刻文字最多的,也就是“信息”最多的,价值也应该是最大的。文字也被我全部释读。其它同类银铤的錾刻文字,多有用“口口”代替者。这也说明两点,第一錾刻文字难认。第二所谓“专家”的水平有限。

 网上寻得几例“真定路河涧税50两银挺”,上面的铭文多是戳印,我藏的这铤铭文是錾刻,可见是此类银挺中比较早的,大概是刚开始征盐税的前一、二年(1230--1232),…后来数量增加,錾刻耗时费力,效率慢,就改为戳印了。

 我收藏的蒙元早期银锭“真定路河涧税”(12301232年),距今有790余年的历史。其历史文化价值、收藏研究价值较高。存世少,是稀有品种。出手价60万,拍卖起拍价100万。(元代银锭有拍310万的纪录)

  我收藏了从先秦到民国多种古钱币一万枚以上,内含大小银锭一百多锭,可以从网上查阅《内蒙笑公的博客》,每件都可以转让,电话15647976158.

十四蒙元真定路河涧税50两银锭

十四蒙元真定路河涧税50两银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