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币 丁未 壹圆【清代银元62】
银元是我收藏最早,却最晚发博文的一类,其主要原因就是难辨伪。首先是辨“新、老”,是解放前铸造的老货?还是现在电脑技术的新产品 ?其次,还要辨“老货”是否“正宗”。
62大清银币 丁未 壹圆,直径39 毫米,重量27克,边道齿楞。
     正面  最外圈   三角纹饰
 外圈上  四个满文(大清银币)
            
   两侧    六花星
        
   
 丁未
   
     
   六瓣花星
 
下    壹圆
 
里圈   大清银币
     背面 
 外圈上  光绪年造
          
    中下  TAI—CHINC
–TI—KUO  SILVER  COIN
   
   
  里圈   蟠龙图(海浪、反龙)
  
简释:
 此版应该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中央政府天津造币总厂试制的样币,没有正式发行。
 背面蟠龙图特征,与常见的蟠龙图比较,蟠龙图外有一个珠圈,龙是“反龙”龙尾向右,下边有海浪纹。结构非“S”形,而是“C”形。龙头小叉角,大连鬓胡、方口,四爪里抠,尾巴多达十绺。
背景:
 
1900年,北京铸币厂被八国联军抢掠焚烧,毁于一旦,“京局”夭折,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在天津筹建银钱总厂,并试制样币户部光绪元宝一套,面值分为一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五等。光绪三十一年(1905),银钱总厂建成,定名为天津造币总厂。1906年,天津造币总厂又试制户部丙午中字大清银币一套,面值为一两、五钱、二钱、一钱四等。1907年,又制丁未大清银币一套,面值改为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但上述样币均未正式发行。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天津造币总厂才正式发行光绪元宝一套,币面计重为库平七钱二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等。可见清政府虽然想发行银元,但对制定银元面值标准犹豫不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