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污水处理中PAC/PAM的投加量约是多少?哪个效果好?

(2016-12-05 15:41:17)
标签:

加药装置

pac/pam加药装置

加药装置厂家

加药装置价格

全自动加药装置

分类: PAC/PAM加药装置
  污水处理中PAC及PAM的投加量约是多少?
  
  具体情况试验确定,大体如下
  
  PAC 配置浓度10%--20% 投加量1——2ml/L
  
  PAM 配制浓度1——2‰ 投加量1——2ml/L


  1、PAC/PAM 的投加量及配置浓度经验数
  
  PAC的配制浓度大多数在30%左右,投加量差别很大,具体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PAM的配置浓度在0.5‰-2‰左右,大多都用的1‰,实际投加量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左右。
  
  两种同时使用的时候多次实验确定一个效果和成本最合适的比例,可以PAC多点也可以PAM多点,效果第一,然后再来控制成本。
  
  2、PAC,PAM同时同点投加对絮凝有没有影响?
  
  当然有影响!PAM直接把PAC网捕在一起,影响了PAC对污水的混凝、凝聚作用。应该先加PAC再加PAM.
  
  3、PAC和PAM作用是一样的吗?能同时加入。
    
    不一样,PAC絮凝效果好,但矾花碎,PAM起助凝效果,能让PAC形成的矾花聚成团状有助于沉淀,一般PAC和PAM搭配使用,先加PAC后加PAM
  
  4、PAC/PAM处理废水的原理
  
  PAC是常用的无机盐混凝剂,是聚合氯化铝,PAM是国内常用的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量150万-900万,商品浓度一般为8%。PAC的作用是通过它或者它的水解产物的压缩双电层、电性中和、卷带网捕以及吸附桥连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完成的,将能被氧化剂氧化造成COD的颗粒物质沉淀下来过滤掉,从而降低了COD,颗粒物质的沉淀,毫无疑问的降低了ss,所谓BOD是指水中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要的氧量,它反应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如果说这些有机物被沉淀去除的话BOD就会降低。而PAM是高分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在颗粒间形成更大的絮体由此产生的巨大表面吸附作用。降低水中的各项指标的原理同上。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水处理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不一定利用絮凝和混凝剂都能降低水中的各项指标,如果水中的有机物质全部溶解,不成为胶体,也没有以颗粒状形式存在的情况下,投加絮凝剂和混凝剂作用甚微。
  
  5、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在污水处理中哪个效果好?
  
  聚丙烯酰胺就是PAM
  
  PAM在水处理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原水处理、污水处理和工业水处理3个方面。在原水处理中,PAM与活性炭等配合使用,可用于生活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和澄清;在污水处理中。PAM可用于污泥脱水;在工业水处理中,主要用作配方药剂。在原水处理中,用有机絮凝剂PAM代替无机絮凝剂,即使不改造沉降池,净水能力也可提高20%以上。所以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在供水紧张或水质较差时,都采用PAM作为补充。在污水处理中,采用PAM可以增加水回用循环的使用率。
  
  氯化铝应用范围广,适应水性广泛。易快速形成大的矾花,沉淀性能好。适宜的PH值范围较宽(5-9间),且处理后水的PH值和碱度下降小。水温低时,仍可保持稳定的沉淀效果。碱化度比其它铝盐、铁盐高,对设备侵蚀作用小。
  
  所以明显聚丙烯酰胺的效果要好一些
  
  6、PAC/PAM怎么用
  
  (1)、PAC和PAM不是必须一起用的,一般的用于水的絮凝反应时,一般是先加PAC再加PAM(阴离子),如果用于污泥的调理,就是污泥脱水的用。就是只加PAM(阳离子);
  
  (2)、用PAC、PAM时是先要配成溶液再用泵打到废水或污泥里。一般配置浓度PAC:5%左右;PAM5‰左右;
  
  (3)、不同的废水所投加的药品量是不同的,需要通过小试试验来确定,在经济的前提下哪一种投加量效果好,就用哪一种浓度;
  
  (4)、PH一般需要为碱性8~10左右,自己也可以通过小试试验来确定一个最佳PH值的。

 

 

    以上是对污水处理中PAC/PAM的投加量约是多少?哪个效果好?的简要介绍。潍坊山水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秉承“优质,安全,高效”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最佳的解决方案以及完善而专业的售后服务,以真诚的态度,与客户共同发展。公司崇尚科技,倡导诚信,恪求完美,视人才为公司最宝贵的财富,把企业团队的整体素质与协作精神看作公司进步的源动力所在。手机:15169660317  QQ:308499678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