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不良行为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2017-06-28 00:02:36)
标签:

教育

教师不良行为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在培养学困生会议上的讲话稿

   周至县西宝中学   刘建平

学生求学期受教师不良行为经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人格的发展,成人后易出现攻击行为和精神疾病。教师不良对学生的负性影响同样不容小觑。教师的心理不良行为不仅对学生品行的规范不利,还会让学生放弃自己,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是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影响学生的情緒和认知

学生的破坏性和粗心受教师心理不良行为影响,那么教师的负性口头言语很可能导致学生的问题行为和低成绩,削弱了孩子的价值感、学业和行为能力的自我概念,使学生变得消沉、焦虑、抑郁、沮丧、自卑、恐惧,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经常受到老师贬损和忽视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老师错贴标签的行为,而对自己真实能力的判断出现偏差,表现出对自己的不自信,认为自己做什么是都是错误的,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因为没有成功的期待,这样的学生不愿意去为了目标努力。成绩不好的时候,会认为即使自己努力了,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学生对自己能力判断的失误,认为不可能达到要求,学生就更加的玩世不恭,破罐破摔,无视老师,在学业上不努力。

就教师而言,在课堂上的不恰当的行为会降低学生自尊、伤害孩子心理健康。从教师而来的行为,比如选择注意、忽视和偏爱会导致不良的教学环境,因为学生希望从老师那得到平等的对待和机会。老师对学生的不平等的教学关系会导致学生产生嫉妒和憎恨的情绪,从而激化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

(二)影响学生的行为

学生的积极或消极的价值观归属于他们与情境相连的行为或行动上。教师课堂心理不良行为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退或学习成绩下降。因为学生的不求进取,老师会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学生学生。恐吓会引起学生把老师看成是厌恶刺激从而逃避。遭受严重教师言语不良行为的学生,更容易错失重要的学习机会,行为问题出现比率骤增,因为这类受到教师不良行为的学生因为无法还击教师而转向自我伤害,如抽烟、喝酒、药物依赖、沉迷网络,甚至企图自杀等,有些学生可能为了逃避教师的心理伤害,可能逃学。

(三)影响师生关系

教师不良行为行为不仅会给学生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导致精神疾病,更有甚者会出现智力障碍。教师错误行为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不良师生关系可能使学生产生孤独的情感,对学校的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退缩、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以及攻击行为等,从而影响学业行为和成就,进而造成辍学、心理障碍等。教师行为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表现出过多的不良教育行为和语言,学生不仅会模仿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不良的行为也会潜移默化的促成了学生人格的缺陷。程式化的惩罚不但无效,而且过于频繁使用会造成班级氛围紧张和消极的行为,导致学生的退缩行为。老师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是人之常情,可这样的一种不公平行为同样带来了问题。

“教师期待”效应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教师对待优生和劣生的差异,对高期待学生表现更多的赞扬、微笑、问题回答,更加关注他们的需求而忽视劣生的需要,会让差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暴自弃,讨厌老师,不利于师生关系发展。

(四)影响教师形象

人民教师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是知识和人格的象征,教师的威信与人格是教师有效行使权利、影响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不良行为行为的发生无疑是对自己人格及威信的破坏,被学生所排斥,受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质疑,损害了学校和教师的声誉,引发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危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