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研修的关系

(2018-02-05 15:04:47)

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研修的关系

校本培训工作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更重要的是能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学校的发展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的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在学校教学和课堂实践中产生的,课堂既是教师施展专业素质的舞台,又是教师不断获得专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一、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发展的方向。我们都清楚,教师的发展一方面是靠教师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就是靠国家、学校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发展成长情况如何,关系到学校能否发展,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到一代新人的质量。
  其次,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我国以往教研工作的传承和发展,它的研究取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技术熟练取向到文化生态取向;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从重在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从关注狭隘经验到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教师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工作的主要内涵是教研活动的创新、教研文化的再造、教研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二、校本研修活动要有效开展。

第一,要使研修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首先,我们要明确研修活动的特点和目的。研修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教研活动的课题不在大而在小,不在深而在实,应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

其次,要做研修活动的有心人。学校丰富的研究机会、独特的研究情景、鲜活的研究问题、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要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本着“教什么、研究什么”的原则,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去开展研修活动,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研相长”的效果。再次,要找准教研活动的“突破口”。以教研活动为“突破口”,树立起“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善于把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经过“设计”转化为一个又一个富有个性特色的教研活动课题,再通过攻克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这种研究,最易达到同步推进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稳步提高教育教学研修质量的目的。

第二、要使研修活动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服务。

首先,我们要正视研修活动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意义。如今已不是一个只要有知识或文凭就能当教师,靠经验和“汗水”就能当好教师的时代,而是一个要求教师必须尽快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时代。一个教师如果缺乏研修活动能力,那就意味着缺少创新精神和工作潜能,就意味着很难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其次,研修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反思是研修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教师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就应学会如何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要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就必须学会如何选题、如何控制实验过程、如何结题等等。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搞研修活动。

再次,我们要学会通过研修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工作品位和职业形象。由于研修活动是在本校展开的,是针对本校甚至是本人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的,这种实用性的研究,很容易显性形成教师实用性的教学教研素质和后发优势,以帮助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教师必须要学会通过研修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研修活动来重塑自己的职业形象,教师应善于在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成就事业。

第三,要上好每节课,着眼小问题。

  教学实践是开展教学研修的平台和土壤。许多科研课题往往来自教学中的一得,许多卓有科研成效的老师也多得益于教学实际的锻炼。事实上,对于一个普通老师来说,上好一节课,就是一次研修。通过教学积累经验是最好的研修途径。同时,教师在选择课题上,宜着眼小问题。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很多,有大有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恰当选择。在选题上应该着眼于小问题。以小见大,钻深研透,而不要大题小做,泛泛而谈、浮光掠影。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增强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