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途径研究》开题报告

(2017-04-14 20:36:12)
标签:

教育

 

侯家村镇中心小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途径研究》开题报告

 

 

立项号

 

2016XZXBKT-XXGL036

 

 

课题名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途径研究

 

负责人

 

安振杰

 

 

所在单位

 

侯家村镇中心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的选题意义、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1. 选题意义与价值 

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教育的主体——高素质的教师。深化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理清制约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对丰富教师发展理论,改进国家教师决策,提升教师发展水平和境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尤其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建设高素质、高品位的幸福的自主发展型教师,对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得特别紧迫和关键。

教师是影响学校发展诸多因素中最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每个教师都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一旦发掘出这个潜力,就会变成一种优势,变成学生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活性机能和动力支撑。所以我校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项研究,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课题名称的界定: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其本质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本课题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课堂教学行为、发展创新潜力等各方面获得提高。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和校本研训,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和在校本研训才能完成。

课题名称的解读: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由低专业水准向高专业水准发展转化的过程,是教师地位不断改善、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其自身专业发展起码应该包括几方面:师德水平的提升、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增强、教学行为的改善等。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 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试验研究目标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和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如何造就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并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是各个学校需要完成的紧迫任务。因此,探求新课程条件下提高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学习型学校,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1、通过抓思想教育,强化师德建设,逐步建立了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 

2、通过加强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3、依托校本研究,培养研修意识,建立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4、以反思教学为突破口,加强个案分析,做到教师专业发展渐进化。

5、以优质课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研究方法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过程,主要用到如下研究方法:

1.通过文献法了解课题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明确定位。

2、调查法。通过实践和访谈了解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以及他们所期望的理想的专业发展方法途径,以及教育教学思想和手段的变化情况。

3、个案法。通过个案的追踪研究和分析,探求个体专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产生示范性作用,推广先进经验。 

4、统计法。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掌握普通规律和特点,总结经验。

5、测试法。通过专业技能测试、基本功测试,掌握专业发展过程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变化;通过对学生的测试,了解教师专业发展所取得的效果。

6、分析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总结和提炼符合学校实际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二 题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1、成立专题研究组   总负责人:安振杰

    本课题将在建构主义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等理论指导下,从现状及问题出发,探索基于校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途径,并通过教师成长轨迹的个案研究,为教师提供促进教师专业发的的具体方法。

2、调查研究  实验前,对全体教师进行摸底,了解教师的专业水平情况,以增强研究实验的针对性、可行性。

3、坚持舆论引导与名师引领 舆论为先导,名师为引领。

4、制定措施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开展好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探求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途径: 

1.动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为了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校启动了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确定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规定了骨干教师的培养目的、标准和任务,引导全体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和教研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岗位成才、岗位立业的热情,促进了广大教师从“教书匠”向 “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师徒结对制度,结对互帮,互动学习,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由于工作需要大量骨干教师调动,交流,一些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学校,如何使这批教师迅速成长为合格的教师,进而成为骨干教师,是学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3.业务知识考试,促进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为解决“一碗水与一桶水”的关系,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平常注意研究考试动向,多作模拟试卷,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激发了广大教师自学自研、虚心学习、钻研教材的自觉性,推动了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普遍提高。

4.进听课制度,防止作假现象的发生,鼓励教师听课互学共研,将听课互帮互学落到实处,促使了广大教师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实实在在地完成听课学习活动,推动了学习化组织的构建。 

5.课例研究,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课堂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到人人参与课例研究、充分利用教研组的教研职能,发挥“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的作用,全面推动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6、抓反思,促发展。个人反思是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得有失,及时地总结反馈,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形成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提高自我,所以学校要求教师每上一节课都要写一篇教学反思,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学期要召开教师“教学反思”座谈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引导教师逐步走上“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改科研之路。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教育教学论坛活动,通过教师对教育教学事例进行追忆评析,剖析学生或教师的成长历程,让教师透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养成时时留心教育教学的良好习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7.报科研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教学反思和赛教活动,培养广大教师的教研能力,推动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8.广大教师积极参加非学历进修,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课题研究步骤 

1)备阶段(2016.11.16-2016.11.27)成立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进行开题论证,开展实验教师的培训及问卷调查;开展教师生涯规划设计等课题前期研究工作。 

 2)究阶段(2016.11.28-2017.05.21)全面落实实施方案。根据工作计划开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学校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立,结对互帮,互动学习,专业引领,快速成长。以及对教师的培训,教师教科研工作等具体内容。

3)结阶段(2017.05.22-2017.05.31)全面总结研究工作,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建立实验成果资料,接受县教研室专家组对本课题的评审。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完成课题可行性分析    

 1、更新观念, 领导示范。学校以教学质量求生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靠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做保障。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成长的环境和展示的平台。学校领导要创建一种学习型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自我做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做好带头与模范作用。

2、教师发展,德育为先。  有句名言:态度决定高度!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再高的专业水平没有发挥出作用,工作效率也是等于零。所以坚持教师专业发展师德为先。

3、建立机制,有效研究。  专业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教师的成长总会伴随着自觉和不自觉行为,所以学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培训有效进行。

 4、创新途径,快速成长。  网络教研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在这里,与名师对话、与同行交流。许多教师得益于网络教研,迅速地成长起来。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研这个平台,让自己迅速地茁壮成长起来。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和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帮助教师理清思路,明确定位,改进教学行为,突破瓶颈,实现自我,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