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问题》教学反思
(2017-07-18 19:39:40)
标签:
教育课题研究文化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路程问题》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目标:1、理解单位时间与所行路程的含义。能正确使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体会这样的符号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本课的环节主要分为6个环节。
1.
2.
(1)引导学生观察两道题中的相同点,并总结出路程、速度、时间的概念。数学中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 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2)教学速度的单位。上面高铁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280千米∕时,读作280千米每时。 千米是长度单位,也是路程的单位。时是时间单位。280千米∕时表示每小行驶208 千米。
3.
速度×时间 =路程
4.
5.
6.思考题。你能提出一个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的问题吗?
一堂课结束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参与了这一活动的过程。能够与学生共同参与就是收获。在课堂中,我的语言组织能力还需提高,还要注意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以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学习数学教学的过程和方式方法,不断尝试、不断反思,提高自己数学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