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报告
(2017-09-25 16:48:18)《优化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方案
房寺镇明德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在我国,“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曾多次下发关于“减负”的文件,但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学生家庭作业量大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学者对家庭作业讨论和研究较多的也是关于作业量过大问题。但西方学者对家庭作业问题的研究是全方位、多视角的,其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观点是值得关注和借鉴的,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对家庭作业问题进行再认识与审视。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目标
1、发展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的学习机会。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小学语文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使作业同样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着力解决教学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引导学生由“要我做作业”向“我要做作业”、“我爱作业”转变。
趣味性;作业设计如何体现层次性;作业设计如何注重实践性;作业设计如何加强综合性;作业设计如何体现人文性;作业设计如何渗透开放性。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研究准备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1月)
(1)实验班中进行语文作业的设计现状调查。
(2)收集有关作业设计方面的资料,组织教师学习。
(3)注意平时材料的积累,多开展有关这方面的专题讲座。
(4)从语文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等原则出发,采用恰当的方法具体研究作业设计的形式、内容、评价策略、实施效果等。
2、现状调查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3月)
(1)对于低年级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作明确的调查、分析,以趣味性原则为出发点,研究作业设计的形式、内容、评价方式,研究趣味性作业对学生语文学习影响。
(2)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作业的现状,研究分层设计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研究分层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效果),研究分层作业的评价方式。
3、具体实施阶段(2017年3月—2017年7月)
4、总结提炼阶段(2017年8月—2017年9月)
(1)符合阶段的成果整理、汇总,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收集数据。
(2)做好结题验收工作,撰写结题报告、预期阶段成果、研究成果报告。
四、成果成效
近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有所增强,理论水平有所提高,研究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现将成果与成效分述如下:
(一) 促进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提高
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基础的作业类型,一方面作为一种情感的激励工具,它的交互性和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诱发学生奋发进取,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具有超文本、重基础的特性,创设启迪思维的各种作业情景,学习者可以按照自身的学习兴趣选择作业内容,满足个人需要,也可以依据能力和水平自定学习进度,满足个人的发展。
(二) 培养和锻炼了骨干教师,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在实验中通过理论培训、培养方式分析、优秀课例观摩、互评式评课、交流设计方案、集中座谈和个别访谈等多个层面和多种形式的培训,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和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识字教学生活化教学技能,使大部分教师基本掌握了有效性作业设计的方法与课堂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在开展研究时我们抓住两个整合点:一是作业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即作业设计转向多元化。二是作业设计有效性与学习方式的整合。即在作业优化的条件下把有意义的作业内容、完成作业途径和种类作业方法训练融合在一起。
(1) 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 利用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创设启迪思维的各种问题情景,促使个体思维趋于活跃,并在群体思维中发生撞击,进行意义的建构,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3) 借助作业设计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发表己见,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4)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作业兴趣,设计各项个性化作业,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和趣味性。
(5)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和反馈的机会。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教室们感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感到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也能更好的驾驭课堂。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优化设计的评价比较费时。
2、学生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两极分化。
3、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有效性,改变学生能够的生活价值,学会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和生活的人。
(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