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账篇*酒店业几种对账方法的介绍

(2016-11-18 22:28:21)
标签:

财经

财务会计

文化

什么是对账?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各单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即“四个相符”),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笔者发现,许多酒店的高管层虽然认识到对账工作在酒店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会计理论书刊关于对账方法的介绍,却少之又少,特别是酒店行业是个新兴产业,对账方法的介绍就更少了。甚至在酒店业,还存在着错误的会计核算方法,以至于无法对账。笔者长期从事酒店的财务管理,在实践中总结了几种对账方法,介绍如下:

   一、客房收入对账法。

  (一)当日余额对账法,即应收制核算法。

   现今酒店业对客房收入的核算,普遍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实收制和混合制,无法对账,无法正确核算客房收入,只有当日余额对账法,才能正确核算客房收入,可以天天对账。关于实收制、混合制和当日余额对账法,笔者已在《从一道数学题剖析会计核算体系之疏漏》一文中作了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需要强调的是,“当日余额对账法”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和功能:

   1全面体现了应收制。“当日余额对账法”设置了增设了应收帐款-现款收入这一会计科目,对收到的现金、支票单独进行核算,根据客房营业收入日报表对当日的现款收回数这个变量按应收制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帐务处理。这样“当日余额对账法”不但对当天的客房收入的会计核算采用了应收制,而且对当天的现款收入的会计核算也采用了应收制,这是与混合制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如果当天的现金流入(出)的某个环节,哪怕出现一分钱的异常,便立即在应收帐款现款收入这个会计科目凸现出来,我们就能及时予以纠正。因此只要应收帐款现款收入这个会计科目的借贷余额为零,寓客帐的当日余额必定是账账相符,分文不差。因此当日余额对帐法体现了应收制之真谛,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完善了寓客账核算体系。

   2,既控制了当日客房的营业收入,又控制了当日寓客帐的余额。

(二)客帐电算化对帐法。

    首先,宾馆实行客帐电算化后,几种基本的对帐方法有:⑴全貌对帐法。即用手工报表与电脑报表逐日核对。⑵概貌对帐法。用手工帐卡的余额与电脑帐卡的余额逐日核对。⑶变量对帐法。用手工帐卡各消费项目和收回数的发生额与电脑帐卡各消费项目和收回数的发生额逐日核对。如果将这三种对帐方法相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一种对帐方法安全可靠但工作量很大;第二种对帐方法安全可靠但工作量较大;第三种对帐方法虽安全可靠且工作量小,但实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本方法对基础帐务的管理水平和收银员、夜审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

其次,我们对变量对帐法作一些介绍:

什么是变量?变量就是客人在住店期间每天在各消费点的发生额。它包括:

客人在住店期间各消费项目的发生额,如房金、餐费、电话费等等;

客人结帐后,酒店当日的收回数,收回方式有现金、支票等等。

在会计核算中有这样一个平衡式: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本期余额。

在这个重要的会计公理中,本期增加和本期减少是变量,所以我们只要将每天的发生额、收回数这两个变量核对正确了,客帐日报表的本日余额也就准确无误了。

    二、复式对账法。

某酒店在开张初期,发生了这样一笔错帐:有关财务人员没有看清楚小数点,误读金额,多付给供应商9倍的货款。究其原因,采购员购入物品后,填写入库单时,金额只有小写,没有大写,且字迹龙飞凤舞,连成一体,因而有关财务帐人员忙中出错,致使该酒店多付了9倍的货款给供应商。发现这笔错帐后,经与供应商核对帐目,才将这笔多付的款项追了回来。出现这类错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采购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填写入库单,没有大写金额,字迹潦草,财会核算员也忙中疏忽,误读金额;

(二)采购员没有设立台帐,付多付少心中无数;

(三)由于采购员没有台帐,无法进行内外核对帐目。

 根据复式记帐法的原理,当企业购进货物时,借记存货,贷记应付帐款;当企业支付货款时,借记应付帐款,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既然应付帐款存货是两个对应科目,就应该每月核对这两个会计科目的帐目,只有将这两个对应科目的帐目核对正确了,才能按照规定支付应付帐款的款项。

基本做法是:

(一)核对应付帐款。

 1、采购员设立台帐,便于内外核对帐目;

 2、月末请供应商列出当月送货清单,并由采购员逐一核对;

 3、采购员根据台帐核对完供货清单后,即与管理应付帐款的会计核算员核对帐目。

(二)核对存货帐目。每月月末,管理存货帐目的会计核算员与二级核算员核对帐目。应付帐款和存货帐目核对正确无误后,有关人员才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付款手续,支付应付款项。

 三、库存商(物)品对账法。

  酒店常用的商(物)品有成上百个品种,管理不当就会出现混乱,管理混乱往往会给酒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出现商(物)品管理混乱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填写入库单。

    1,计量单位填写不规范

    ⑴没有计量概念。只填写金额,不填写计量单位。

⑵不统一使用计量单位。仓库记账员对同一品名的商(物)品进库、出库使用的计量单位不统一,数量单位忽而用“箱”, 忽而用“瓶”;重量单位忽而用“Kg”, 忽而用“g”等等。计量单位的混乱使用,必然导致账目、账物管理的混乱,这也是造成账账(物)不符的根本原因。

2,品名填写不规范

一个物品往往有专业名称或俗语等多种名称,几种名称混淆使用,仓库保管员和二级核算员的账目容易出现差异,很难对账。如食品类的“酱油”又叫“老抽”,“里脊肉”又叫“三号肉”。犹如五金类的“司带脱”又可称之为“启辉器”, “旋凿”又可称之为“螺丝批”等等。对同一商(物)品使用多种名称给库存商(物)品账增加了管理难度,甚至会出现账账(物)混乱。

   3,规格填写不规范

   同一名称的商(物)品有大中小或颜色、质地等不同的区别,但有的单据、账本没有填写清楚,造成商(物)品账账账不符。如食品类的河虾仁、海虾仁等,在“规格”栏目填写“大”或“小”就是概念不清。“大”,大到什么程度,“小”, 又小到什么程度,界限模糊,没有按照计量概念准确地反映出来。笔者认为,不能用抽象的词语反映库存商(物)品的规格。虾仁的规格应该这样填写:xxx/kg。又如酒精的规格应注明多少度数,布匹的规格应注明门幅等等。规格的正确无误,不但能理顺库存商(物)品账,而且还能防止舞弊等现象的发生。

   (二)填写的入库单在流转时发现有错,仅修改一联,其他联的单据未作修改。

   (三)没有定期的对账制度。

为防止库存商(物)品出现管理混乱,笔者总结了“库存商(物)品对账法”。做法如下:

    1,各类单据、账本书写必须规范化。

⑴正确填写统一的计量单位,在账本里不可随意变更计量单位;

⑵正确填写品名,每个物品限用一个名称,如出现多个名称,可在备注栏中注明;

⑶正确填写规格,不能使用抽象词语,应当力求运用计量单位的概念填写各种商(物)品的规格。

2,帐户设置,上下对应一致。

3,认真执行对账制度,一有疑问,立即解决。

具体来说,根据财务管理要求,每月底核对月末余额。平时发现疑问要及时搞清楚,发现差错,立即纠正。上下账户之间注意衔接,一环紧扣一环。一级账通过大类控制二级账总金额,二级账按大类重点控制三级明细数量账。

《中国酒店》2009年第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