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的非遗——解缙故事

(2018-07-28 18:43:30)
标签:

365

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所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一种手工艺或者是一些表演、表现形式。但是,今天我们要介绍非遗的是一个人。他的故事啊,已经于2014年12月入选了国家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ttp://pic.rmb.bdstatic.com/5e28d1f134a88efadbff1a0dca5b8566.jpeg



他就是解缙。

解缙(1369-1415年),吉水县城东门解家人,明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著名的大明才子。解缙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屡次上疏,针砭弊政。他主持编撰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http://pic.rmb.bdstatic.com/d3ecd1b6dbe0acbfd16fa1f102ff8a4a.jpeg



解缙故事在代就广泛流传,出现了解缙故事专集《汇校正解学士诗选》,该书无作者姓名,是整理口头讲述的刊本,书中记载了“对竹”等故事。

这些故事现实性较强,民间语言丰富,脍炙人口,寓教于乐,流传广泛。在表现方式上,一是大多数结构简单紧凑,但又生动有趣。如题诗,写对子就属此类。二是富有传奇性。这类故事占的比重较大,情节设置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语言辛辣幽默,常常把恶势力、丑恶现象作为讽刺的对象,凸现出解缙滑稽而又犀利的个性。三是具有神话色彩。如称解缙为仙鹿下凡,而又及时回到天庭,就是一例,想象丰富,情节奇妙,强烈地表达出创作者的良好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有不少文人搜集整理的解缙故事,在《江西日报》、《山海经》和《历代文人故事》等书报刊上发表,还有专著《解缙及其传说》、《解学士传奇》、《奇才解缙》、《皇儿解缙》、《解缙传奇》等编辑出版。1981年,江西人民出版社会出版的《解缙及其传说》、1983年《影剧新作》发表的解缙闹殿;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解学士传奇》,以上都是解缙民间故事的载体。近年来,经吉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普查与整理,广泛搜集到了许多流传在吉水乃至全国的解缙故事,其中有《白鹿下凡》、《“个”字》、《辩卷中举》、《解缙作客》、《解哑谜》、《高梁为什么不抽穗》等100多篇。

 

http://pic.rmb.bdstatic.com/371d6f2b39f684472c8aa497f181bbe1.jpeg



我们今天就说一个以飨读者:一次,解缙陪伴明太祖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不料一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深感失望,即命解缙“以诗记之”。这可是个风险极大的事!没钓到鱼乃是件地道的憾事,如果直接这么写激怒皇上,岂不是脑袋不保?

但既然皇上有令,如果不写,岂不是有意抗旨?不过这难不倒解缙,只见他稍加思索,便念出了一首漂亮的小诗:“数尺纶丝入水中,金钓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明太祖听了开怀大笑.请注意这首小诗,前两句的确是“遵旨而行”的实写,后两句则是巧妙的劝慰——钓不到鱼,那是因为皇上至尊至贵,“凡鱼”不敢上钩。于是就这么一“劝”,皇上乐开了花.试想,如果解缙仅有出色的想象力而不善于用语言将其准确迅速地表达出来,能取得既直陈其事又劝慰皇上并且保全自己性命这样“一箭三雕”的效果吗?

保护非遗,从你我做起!

 

http://pic.rmb.bdstatic.com/054626f1d3267485b124edfda249b2da.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