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之殇,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殇

标签:
365文化杂谈 |
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山水中国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古典与现代交融、时代与经典并重的中国美丽山水人文画卷。苏州评弹的宛转悠扬也就从那时起在我的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国人感叹,世间竟有这样无比细腻绵绵的调子。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我虽然生于苏北,但心里始终保有着那样一份对于苏南吴侬软语的向往。苏州评弹有些时候我觉得是一种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融合,语言的宛转悠扬,小三弦和琵琶的绕梁三绝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似歌又不是歌,却比歌声更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充沛的情感。
听着苏州评弹,踩着厚重的青瓷瓦片,隔一程山水,在苏州评弹中遇见了那个最温婉的江南。
可是现在,据最新一份中国6到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数比例的调查,吴语占比最低,而吴语正是苏州评弹的灵魂,这就让苏州评弹面临着没有继承人的危险,吴语之殇,只是一个缩影,这也就是苏州评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殇。
希望我们都能尽自己一份力量,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苏州评弹和那个温婉的江南。
前一篇:惠山泥人,你真的不一般
后一篇:一方砚台,恒久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