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想
没有我反应的机会我们的车子从一个岔道拐了进去,并结识会说汉话的阿依,沿着崎岖而泥泞的山路缓缓上行,天更近了,路更远了,初春的高半山一片枯树干草,天高云淡的诗情画意在这里荡然无存,没有生机的景象让这里更加荒芜、落寞。。。。。。在阿依及孩子的带领下我们到了村子里,暖暖的阳光照耀在村子里的老人、孩子们身上,早春3月这里即便阳光照耀依然寒冷,老人们便在房前屋后晒太阳、烤火,跟随阿依我们有了便捷的方式与老阿爸、老阿妈互动,就这样上上下下换着不同场景拍摄,羞于不会人文拍摄的我真的是“无从下手”,加上我的思想里一直有一种不可否认的原因,觉得人文拍摄有许多打搅了别人的生活,举相机有顾虑,拍摄少了激情,更谈不上什么拍摄主题了。随着花痴曹的叫喊声我来到院子里,看见的场景让我的心彻彻底底跌入谷底,小男孩怀里小小孩湿润了我的眼,面对阳光小小孩不能睁开眼睛,在哥哥怀里安静的晒着太阳,而这个场景一点不温暖,因为哥哥的眼睛是多么的忧郁和无助。。。。。。拍下这几张片片感到五味杂陈,赶紧帮忙将查尔瓦拉弄,别让阳光直射了小小孩的眼睛,我不想知道小小孩有多大、不想寻根问底,因为就这样的画面已经足够让我心酸、难过,我也是一个母亲、我也是一个民族地区落后、贫穷村子里长大的孩子,我也是饱受生活磨砺的人,但真的无法释怀所见的场景,由衷的酸无法言表,停止摁快门、沉闷,第一次感觉到了阳光的刺眼和不温暖,我想快快离开这里,我柔软的心不适合这样的拍摄。
就这样很快离开了村子,我的思绪无法停止不纠结所见的画面,当我们下完山已经是15时了,饥肠辘辘的我感到又渴又饿,出发时哪一点早餐早就消耗掉,可就是吃自燃饭也让我有一种罪恶感,我对于自己这样拍摄、这样行走、这样”浪费“感到羞愧,我们在寻求远方和诗,而这些孩子们还在向温饱奔走,我们拿着价格不菲的玩具东游西荡,可孩子们还处于缺医少药的时代,我们没有权利责备政府,因为就这里的基础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以及生活环境的治理已经投入不少,可先天资源贫瘠、自然环境的劣势让这里的改变太缓太慢,突然觉得这些年自己做得最差劲的就是没有社会责任,为什么不伸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什么流于口号而少于行动呢?追求远方和诗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为社会尽所能则是一种精神境界,闲适的我是不是太过于松散自己的思想了,让舒适冲淡了对社会的了解和关爱,大凉山之行让自己全面反思、深刻检讨,做一个快活的人但不能没有忧患意识,做一个爱自己、爱家人的人也应该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沉思后要求自己:继续行走的步伐并开启助人、乐施模式,让自己的行走、拍摄变得更有意义!
这篇小文章便是开始,当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群体,快乐有担当,行走有义务,拍摄有目的。同时,博文片片是一些敏感话题,作为行者不喜欢涉入政治话题,只想用镜头记载所见,也不希望转载所拍照片,希望我镜头下的人们在精准扶贫帮助下尽快入住新建的新房,生活蒸蒸日上。时至今日也挺感谢有这次拍摄机会,给自己一个反思的点,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不能把自己置之社会之外,爱小家不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