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双向细目表的制定》
(2016-11-17 20:25:4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科研成果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双向细目表的制定》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个人小结
一、开展调查研究,明确课题研究方向
从课题立项起,我就着手对我所教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广泛搜集信息。在调查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课堂上发言积极,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对数学学习有了高度的热情,但考试却考不出好成绩;相反,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虽然不活跃,思维也不是很灵活,但考起试来却很棒。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学生呢?我们既不能单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也不能只看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对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以及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以此来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科研素质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在这期间,我认真学习了纲领性书本《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撰写了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体会,了解了新的评价标准、理念和方法,以期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使课题研究工作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我收集了许多有关考试改革和评价改革方面的资料,利用没课的时间开展业务学习,并做好专题记录收集存档。在形式上看,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通过学习,为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两年来,不论是理论学习、调查摸底、还是制订实施方案、到指导具体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不仅亲临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研究教学的新方法、考试新模式,并经常外出参加各种教学观摩会和课题研讨会。在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本课题能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
四、硕果累累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个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人成功制定了《一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并以此为标准进行考试改革和指导教学,曾经出过两期的期末和期中试卷,反响特别好。论文《“趣”为先,“实”为本——成就有魅力的小学数学课堂》在安庆市数学学科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微课《简单的推理》获市级二等奖,并在《小学教学参考》上公开发表了论文《铺好小初衔接之路,开启初中数学之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