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乔莎《桑塔露琪亚》教学设计

《桑塔露琪亚》教学设计
本文为陕西省规划课题《中小学合唱“递进教学法”探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ZZ2016051
【课型】
歌唱课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教材分析】
《桑塔露琪亚》的旋律为C大调,3/8拍,歌曲结构为“二段体”。全曲共16小节,每8小节为一个乐段。歌曲的旋律多为级进和小跳,因而给人以优美流畅的感觉。而有时出现的大跳旋律,又让人产生一种悠然自得、热情洋溢的情感共鸣。而歌词又将夏日的美丽夜景展现在人们面前:明月、银星、碧波、微风、小船、海滩……这一切都令人难以忘怀。这首音乐作品,可谓是词曲的有机结合,给人以无比美好的艺术享受,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教学目标】
一、
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并主动探究“船歌”音乐体裁的特点,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
通过聆听、律动、模唱、演奏小乐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意大利那不勒斯民歌《桑塔露琪亚》,感受船歌的音乐特点。
三、
学习演唱《桑塔露琪亚》,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欢愉的情绪演唱歌曲;能够参与二声部合唱,并能够做到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
掌握“船歌”的体裁及“二段体”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
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三角铁、串铃。
【教学过程】
(一)、欣赏·律动·交流
一、教师弹奏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学生欣赏意大利那不勒斯风光图片。
二、聆听《桑塔露琪亚》(意大利文),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律动,初步感受音乐的节拍。
三、讨论:谈一谈你对意大利的了解。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对意大利人文知识的了解来激发学生学习意大利民歌的兴趣,初步感受船歌3/8拍的音乐特点。
(二)、聆听·分析·学唱
一、聆听《桑塔露琪亚》(中文),了解船歌的体裁。
二、再次聆听《桑塔露琪亚》(中文),了解“二段体”的音乐知识。
三、学唱《桑塔露琪亚》。
学唱A段:
1、教师范唱A段,学生随琴用“la”模唱。
2、有表情地朗读A段歌词,体会歌词意境。
3、轻声加入歌词。
4、解决变化音的音准及附点节奏。
学唱B段:
1、随琴用“la”模唱B段二声部旋律。
2、背唱B段二声部旋律,轻声加入B段歌词。
3、教师范唱B段一声部,弹奏B段二声部旋律,学生演唱B段二声部。
4、学唱B段一声部,轻声加入歌词。
5、分两组进行二声部合作演唱,教师弹奏二声部并及时纠正音准。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分析歌曲、朗读歌词、解决变化音音准及附点节奏等,使学生逐步学会歌曲的演唱。在B段的学唱中,采用了“二声部优先法”进行教学,先掌握二声部的旋律,再学唱一声部,使学生有了先入为主的二声部的音高概念,学习效果较为理想。
(三)、创境·合作·唱情
一、聆听《桑塔露琪亚》(合唱),模拟船工划船情境。
二、请部分学生为歌曲进行小乐器伴奏,其余学生分两组合唱《桑塔露琪亚》B段,并互换声部。
如图所示:
http://s15/mw690/006zer7Azy7gkV2KTUO2e&690
【注】小乐器为三角铁+串铃+串铃
三、完整演唱全曲。
要求: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欢愉的情绪演唱歌曲。能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准确把握二声部的音准。能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作出适当的强弱变化,表达歌曲的情感。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通过合作体验来表现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增强审美体验。
(四)、拓展·小结
一、欣赏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
讨论:谈一谈意大利民歌的魅力。
二、教师评价与小结。
意大利民歌蕴藏着深厚的民间音乐文化,等待着大家一同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聆听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更进一步地体验了意大利民歌的无限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意大利民歌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