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之宝——大明宣德(公元1426—1435年)青花五爪云龙海水纹(本朝)梅瓶。规格:高43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15厘米,最大直径25.5厘米。特征一:历史性(社会综合面貌);特征二:科技性(人力、物力难度);特征三:艺术性(心灵感受);特征四:稀缺性(不可再生)。
http://s1/mw690/006zepAqzy7eaTHEN8Y00&690
瓶小口,圆唇外卷,短颈,丰肩,肩下渐收,宽圈足。通体青花装饰,肩部自右至左横书青花“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晋
唐小楷。
足部饰蕉叶纹和海水纹,腹部主题纹饰为云龙纹。这种先用毛笔勾画出细实线条,然后填色不出边且留白的纹饰,更具灵动飘逸之气。宣德年间的龙纹以雄浑大气为特色,粗大的龙身与坚实的五爪足表现出威猛无比,腾飞于动感的各式如意云纹中,神龙见首不见尾,可谓壮观至极。
秞质呈鸭蛋青,莹润肥厚,宝光内发,尤以从足径垂直至肩腹部呈宽条形的宝光带,沉稳内敛。迎光侧视看,大小如针眼,分布不均匀,稀疏如星辰,古人谓棕眼。而在宣德瓷器上古人称谓的桔皮纹,真可谓高明精辟。在晶莹如玉的秞面上,偶见大小不一鼓点(存在于胎表秞下的过烧石灰,历经近600百年,逐渐鼓涨,但不开裂,其颗粒小于炸包的,现仿不出〕,这不就是长熟的桔皮纹吗?这才明白古人的形象比喻。古瓷上在此出现的这种现象人们并不是以缺陷来评价了,而是作为一种趣味性的点缀效果来欣赏了。让人们更遐想不已的是这件梅瓶上的自然开片纹,这一时效特征记载了接近600年的风雨征程。不规则性, 非对称性的奇趣突破了人们惯常的审美理念,展现出天成的纹理之美。
此件梅瓶的青花色彩,竞焕发出如此深艳明亮,如蓝宝石一般的色泽,属纯度极高的进口苏麻尼青钴料所作。此云龙画非一般工匠所为,必是具有极高素养的画师大作(龙纹在古代的级别仅次于人物画),画师在娴熟的笔锋中不时洒落下一连串青料蓝点,俗称串珠疑聚状,以及线条间的晕散,有如水墨画的墨晕,景德镇人称“炸”。而不多的铁斑痕迹,又充分说明了青花料至明代宣德年间提炼纯度已很高了。
底足部分是每件瓷器开门见山的地方,此件梅瓶的足为俗称的糊米底。胎泥是二元配方的麻仓土,手感柔软滑腻,呈乳白色。如此大的器件,上手却不觉沉重。足底有充分的大片黄色氧化层,底心略陷,呈不平状 ,古代胎土柔软因素。胎秞结合处有明显火石红现象。
我在微醉的状态下观赏过这幅景象,即刻写下了当下的描述:似乎这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幕,完全是一幅动态的天际,行云流水的瞬间,无疑是有一股巨大的神力在咤宅风云,展现出一幅天际、空间、气象、神力的自然景观之美。
明宣德时期达43厘米以上的龙纹琢器,传世较少,此件梅瓶形体高大,端庄规整,纹饰精美,大巧若拙,堪称明宣德本朝时期大件器物中之精品,体现了宣德时期高度的制瓷技艺!
http://s11/mw690/006zepAqzy7eaU2aOpk3a&690
http://s15/mw690/006zepAqzy7eaU2LkCyce&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