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分裂后,欧洲长时间没有出现强力政权,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这一时期鲜有大石拱桥出现。1185年修建的法国阿维尼翁桥(Pont
d'Avignon),是中世纪桥梁建筑的杰作,是自古罗马以后欧洲最具突破性的大型石拱桥。阿维尼翁桥又称圣贝内泽桥(Pont
St-Bénézet,下图),位于法国东南部城市阿维尼翁,大桥横跨罗讷河,一共22孔,跨径都是35
m,全长900
m,1668年,罗纳河洪水泛滥,致使大部分桥孔被冲毁,之后再没有重建。如今的阿维尼翁桥是一座仅余4孔的断桥,是阿维尼翁的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
http://s2/mw690/006ze6ndzy75Ym2e0s941&690
十四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这一时期欧洲石拱桥技术进步加快,石拱桥跨度实现了突破。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的弗雷泽桥(Trezzo
sull'Adda
Bridge,)是中世纪跨径最大的石拱桥,达到72
m,建成于1377年。可惜的是这座大石拱桥在1416年的战争中被毁,现在人还可见到它的遗址,如下图所示。弗雷泽桥保持石拱桥最大跨径纪录达500之久,直到1904年才被卢森堡的阿道夫大桥(Adolphe
Bridge,跨径84.65m)超越。
http://s1/mw690/006ze6ndzy75YmcKAqA10&690
很多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石拱桥,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烙印,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
1、桥上设碉楼
与封建割据相伴的是频繁的战争,为防御外敌入侵,位于交通要道上的石拱桥很多设置了防御碉楼。桥上设碉楼这一时期石拱桥的显著特征之一,例如建于1378年的法国迈诺克桥(Pont
Valentré,下图),桥长138
m,宽5
m,由6孔16.5
m石拱组成,桥上3个桥塔均高达40
m。
http://s3/mw690/006ze6ndzy75Yn7ipDs72&690
2、矢跨比较小的圆弧拱被大量采用
最典型的桥梁数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旧桥”(Ponte
Vecchio),它修建于文艺复兴初期(1345年)。该桥由3孔圆弧拱组成,中孔跨度30
m,矢高4.4
m,边孔跨径27
m,矢高3.5
m,矢跨比最小达到1/7.7,如下图。位于意大利北部城市维罗纳的卡斯特维奇桥(Castelvecchio
Bridge),修建于1356年,由三孔圆弧拱组成,分别为24.1
m、29.2
m和48.7
m,总长120
m;该桥的拱圈采用大理石砌成,拱上结构采用红砖砌筑,如下图。
http://s14/mw690/006ze6ndzy75YoMVrQ1bd&690
http://s10/mw690/006ze6ndzy75YoSBitP39&690
3、哥特式尖拱使用在石拱桥上
文艺复兴前后,哥特式建筑在欧洲非常盛行,最能代表该建筑风格的哥特式尖拱也被用到了石拱桥上。哥特式尖拱也称驼峰拱,有三心圆弧和两心圆弧两种。中世纪有多座桥梁被称为魔鬼桥(桥的魔鬼),是指形状怪异,难于建造的石拱桥,西班牙的马尔托雷尔魔鬼桥(Pont
del Diable Martorell,下图)就是其中一例。该桥建于1283年,左侧小孔跨径19.1m,中跨跨径37.3m。该桥拱顶非常尖锐,这对拱桥整体受力状态非常不利,但由于尖角上设了一个桥塔进行压重,受力状态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http://s14/mw690/006ze6ndzy75YpwTCLXdd&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