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音乐教师的素养养成的重要性

(2017-11-29 10:46:34)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做一个好的教师要比做一个布达佩斯歌剧院的导演还要重要得多。对于一个不好的导演,失败的是他一个人,对于一个不好的老师,他会持续他的失败30年(从他工作开始),将会扼杀30批儿童对音乐的热爱。这句话足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做一个合格的好教师是多么的重要。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音乐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基本素质教育的学科。一切的艺术皆来源于生活,同样的,音乐作为艺术中的一门学科,当然也不例外。通过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音乐的美,如何表达音乐的美,如何创造音乐,怎样能创造出更美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懂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反而,教师能够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内容、具体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各方面逐步转变教师角色,尽快适应新课标,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惟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我们的音乐教育也才能够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肩负起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