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回声》教案
(2017-03-26 18:40:41)友谊的回声
授课教师:王红
年级:四年级
【课
唱歌课
【教学内容】
歌曲《友谊的回声》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以回声做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什又缓缓落下,仿佛是视线随着景物而在移动,音乐富有动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采用了切分节奏,通知由低到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唤,随后采用了相同音型的反复运用、“f”和“p”的力度对比、形象地表现出彼此呼应的回声效果,让人仿佛置身于山谷之中,聆听着奇妙的回声。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第二乐段音乐转为平稳,表现了友谊的赞美,前一乐段末句在这里再现,突出“友谊是美好的”这一主题。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通过聆听,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区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和“p”强弱记号,并能自信地、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和表演歌曲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学生在倾听、实践、师生合作中理解歌曲、学唱歌曲和表现歌曲,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力度记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教学难点】
前半拍休止和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以及歌曲中回声处的自然准确的表现。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走进教室
2.观看视频
师:请大家一起看段视频,仔细聆听,想一想你听到了什么?
生:略
师:哇,你们好棒,在山谷里说话会听到回声,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当我们向山谷喊出声音时,声音传到山谷中的物体上被反射回来形成了回声。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做个游戏,假设我们面对大山,一起对大山问声好,好不好?
生:大山你好
师:大山有回声了:“大山你好”,听到了吗?
师:有谁能告诉老师,原音与回音在听觉上有什么特点?
生:原音的声音大,回音的声音小
师:哎呀,你们的小耳朵真灵敏,声音的大小我们在音乐中称为“强”和“弱”,那大家可记得我们应该用什么音乐记号来表示强和弱。(PPT)
生:略
意图:通过山谷回声创设情境,为歌曲教学做铺垫。
二、新课教授
1.初听《友谊的回声》。
设问:找一找歌曲中哪一句可以听到回声?
生:略
2.交替练习f
3.复听歌曲,随音乐身体律动,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及可分为几个部分?
意图: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发现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三、学唱歌曲
1.学习歌曲第一部分,用“LU”模唱旋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老师一句,学生一句,随音乐用手势表示音乐的起伏,并感受这段旋律;难点的地方重点处理。(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
生:优美,抒情,连贯。
师总:就像连绵的群山,起伏的湖水,带着这种流畅连贯的感觉,我们把歌词填进去唱一唱
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结束句练唱,渐慢的处理。
3.填词演唱第二部分(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
4.完整的演唱(师弹琴)
5.歌曲情感处理:
师:为什么说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
生: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等。
师总: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友谊的回声就是你和同学之间那份感情,那份互助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
1.分组演唱:男生、女生
2.自评、互评
五、课堂总结
我们同学之间心相应,情相同就是友谊的回声,最后让我们全体起来,一起手拉手,心连心,用歌声传递人间最美的回声。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