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殊的铲屎官:这个一般人铲不了!

(2019-02-25 16:47:00)
分类: 科普

2019年新年伊始,冬闲变成了冬忙,“铲屎官”们接到新任务,就是搜集野鸟粪便(Collecting bird droppings)。

开年第一铲是豆雁的粪便,样本量包括羽毛各样为40个(n=40)。一开始以为这个工作太难了,哪里去找这么多的粪便,当然不是某一只豆雁的粪便,也不能是灰雁、鸿雁、斑头雁的粪便,应该是40只不同豆雁个体的粪便,如果有来自北极苔原的豆雁,或者短嘴豆雁,或者中亚豆雁,或者泰加豆雁(Taiga Bean Goose)就再好不过了。对于一些濒危物种,如雪豹、猞猁、老虎等的粪便,要寻找到这么多的个体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d9ec576e5803463986b92bd7d34280ed

图:搜集冬麦地里的豆雁粪便,这可是一个细致活儿。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b50b56f88e004c3ba8fc2826942b49fe

图:新疆南部麦地里的豆雁数以万计,遇上这么多野禽,农民伯伯苦不堪言。

当你遇见40000只豆雁的时候,40个粪坨还算是个事吗!

早些年,我们以为来自北方的豆雁只是路过新疆,遮天蔽日可能出现在秋季的边境无人地区。如塔城地区裕民县,秋后丰收的原野上满是豆雁,它们在收拾庄稼收割后剩下的颗粒,那种壮观的场面,如梦如幻。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3470672975e840ae879cb3f07ad6e1b8

图:粪条有绿色、褐色、黄色、黑褐色等。

而新年的第一天,数九寒天,竟然有几万只豆雁在新疆南部越冬,它们没有走,零下10几度甚至一20几度也毅然留下。

驱车几千里去南疆,元月初我们除了充当铲屎官,还要按图索骥寻找豆雁的觅食地、饮水地、午休地和夜栖地,调查栖息地状况,每日的活动轨迹。

豆雁一般不在田野里过夜,因为荒野里有天敌狐狸出没,猎人也在蠢蠢欲动。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d5c9c070fb3649618fa0c7e0acf9cf9b

图:除了搜集粪便,还需要收集一些羽毛,当然是不同野禽的羽毛。

对于豆雁在南疆越冬,当地的农民有苦难言。这些豆雁主要吃庄稼地里剩下的颗粒,如玉米、稻田等。但对于冬小麦可能危害比较大,“铲屎”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豆雁冬季的食物组成。有些地方的粪便是绿色的,说明吃了不少麦苗。当然,豆雁还充当了“施肥官”的角色,看看遍地的粪便,权衡一下,增加了土壤肥力功莫大焉。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先联系“一个科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