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新发现石制品792件、动物化石1573件

(2018-01-19 11:49:14)
标签:

科技

科普

科学

考古

分类: 科普

泥河湾考古又有新成果,马圈沟遗址新发现三个文化层,进一步延伸了马圈沟剖面古人类遗存的序列,把人类活动的文化层增加至15个,时代延伸至120万年左右,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序列,证明古人类在泥河湾盆地演化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文化遗物非常丰富,石制品特点鲜明,具有明显的进步性的特点,更加精细,可能代表了泥河湾盆地早更的第一次石器技术革命,为我们认识中国北方早更新世石器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据悉,泥河湾遗址群位于张家口阳原县,是目前唯一能与东非奥杜维峡谷媲美、对“非洲单一起源论”提出挑战的世界级人类文化宝库,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2013年河北省在阳原正式启动“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泥河湾人类起源、地质及环境背景研究”项目。

http://p3.pstatp.com/large/59460002650a9f1ba601

马圈沟遗址位于张家口泥河湾盆地东缘,是目前盆地内层位最低、时代最早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最早文化层的绝对年代可能已接近距今200万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王法岗介绍说,2001-2005年、2014、2016年连续进行发掘。在马圈沟剖面已确认12个文化层。2017年发掘地点为鱼咀沟II号地点,位于马圈沟中部东侧支沟——鱼咀沟的东南端南侧,最早发现于2015年,2016年复查,发现石制品、动物化石比较丰富。2017年,野外发掘工作自5月开展,发掘总深度16.45米,共发现4个文化层,第一至三文化层为新发现文化层,但发现文化遗物有限,第四文化层为主文化层,文化遗物丰富。总计发现石制品792件、动物化石1573件。相对来说,第四文化层石制品比较精致,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等,石核、石片特征非常明显,刮削器为主要的器形,存在一定数量的精制品,有明显的进步性。

“石沟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泥河湾盆地东缘,”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赵海龙介绍说,去年,在石沟遗址的牛圈沟地点,1.5平方米内集中出土了犀牛、马、鹿、野牛、羚羊等动物的下颌骨和四肢骨残块百余件,化石上除了留有鬣狗啃食的痕迹外,还发现了疑似人类使用石片边缘切割动物趾骨韧带而产生的切割痕。这些发现进一步说明了在更新世早期古代人类尚缺乏主动猎杀大型动物的能力,而是在利用鬣狗杀死犀牛、野牛和马这样的大型动物后而采取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掠食策略。

在石沟遗址的南山根地点,发掘了20平方米,包含一个文化层,共出土遗物519件,以石制品为主,化石17件。石制品的主要原料类型为角砾岩、燧石、硅质灰岩、石英砂岩等,其中棕红色角砾岩占绝大多数,这种原料在南山根地点南部和东部出露的基岩可见,可能是就近取材。石制品的类型有石器、石核、石片、断块、残片、碎屑等。总体上看,石制品较小,应属于华北小石器传统。出土化石保存状况差,均为骨骼残片,其中一件化石残片可见线形痕迹,可能是古人在刮骨取肉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该地点应为一处接近原地埋藏的古人类活动场地,是研究泥河湾早期人类石器工业的又一案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