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历史上,天文科学家首次大集合

(2017-09-07 12:30:06)
标签:

科学

科普

科技

霍金

宇宙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太空,其中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以不同程度的准确性解释了太空。

http://p3.pstatp.com/large/39aa0001d88f2c9579c0

当大多数人认为地球是平的时,著名的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6-195)测量地球是圆的,圆周长约为39360公里。

在古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劳狄斯·托勒密(公元90-168),建立了太阳、星星和其它行星围绕地球旋转的地心模型。

http://p1.pstatp.com/large/39a900052022314a0411

图:由希腊科学家克劳狄斯·托勒密设计的宇宙托勒密地心模型

波斯天文学家阿布德·热哈曼·阿尔苏飞(903-986),首次已经观察到一群恒星,即仙女座星系以外的恒星。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斯·哥白尼(1473-1543),提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太阳系模型。这个模型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最终改变了许多科学家对太阳系的看法。

意大利天文学家乔瓦尼·卡西尼(1625-1712)测量了木星和火星旋转的时间。当美国宇航局在1997年发射卫星到土星及其卫星时,称为卡西尼。

荷兰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1629-1695)提出了关于光本质的最早理论,困惑了科学家们数百年之久。他对望远镜的改进,使他能够首次观测到土星的表面。

英国天文学家艾萨克·牛顿(1643-1727)以他的力学而闻名,特别是重力学。牛顿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

http://p1.pstatp.com/large/39b20000053741f96d49

埃德蒙·哈雷 1656-1742)是英国科学家,他提出在1456年,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彗星是一样的,并将在1758年在次出现。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彗星以哈雷命名。

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耶(1730-1817)组成了当时被称为“星云”的物体数据库,梅西耶在一生中也发现了13颗彗星。

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1738-1822)发现天王星和它的两个最亮的卫星,两个土星的卫星,和火星冰盖。威廉的妹妹卡罗琳·赫歇尔(1750-1848)成为第一个发现彗星的女人。

亨利埃塔·斯旺·莱维特(1868-1921)发现一个被称为造父变星的特殊闪光星的亮度与脉冲频率有关。这种关系允许天文学家计算恒星和星系的距离,银河系的大小以及宇宙的扩展。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提出了一种超越目前理解的宇宙观的新方式之后,成为最有名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建议,宇宙中的物理学规律是一样的,即真空中的光速是恒定的,空间和时间在称为时空的实体中被重力所扭曲。

http://p9.pstatp.com/large/39af00022430f05bc6bc

与此同时,爱因斯坦正在扩大人类对宇宙的看法,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1899-1953)计算出,天空中有一小块斑点存在于银河之外。在他的观察之前,关于宇宙大小的讨论被划分为是否存在单个星系。哈勃确定宇宙本身正在扩张,这个计算后来被称为哈勃定律。

美国天文学家哈罗·沙普利(1885-1972)计算出银河系的大小及其中心的位置。他认为被称为“星云”的物体在星系内,而不是在星系外。

弗兰克.德雷克,他是“寻找外星智力”( SETI)的创始人之一,并设计了德雷克方程,该方程用于估计、检测到银河系外的文明数量。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1934-1996)萨根不仅在行星科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学研究,萨根创立了行星协会,这是一个致力于推进空间科学和探索的非营利组织。

美国天文学家威廉·哈特曼,在1975年提出了最广泛接受的关于月球形成的理论。

http://p1.pstatp.com/large/39b100005c9f851d5783

史蒂芬·霍金 1942年出生)对宇宙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他提出,宇宙有一个开始,也有可能会结束。自从爱因斯坦以来,尽管被认为是最聪明的人之一,霍金的许多书籍和讲座都被大众吸引,因为他试图解释人们关于他们所生活的宇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