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级关系的三种职场模式
(2025-05-21 10:20:10)
标签:
财经军事历史文化杂谈 |
上下级关系的三种职场模式
组织要稳定、要发展壮大,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起着重大影响,良性的上下级关系,不仅有利于组织的发展,也不会殃及黎民,但理想毕竟是理想,与现实还是存在差距的。
有些同志偏重于谋求组织利益发展,有些同志偏重于谋求个人利益获取,即所谓的谋身与谋国的区别,此二者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别,只是选择不同,有得必有失,谋身者获得了实惠,但失去了历史名声,而谋国者则恰恰相反。
总之,无论上级或下级,谋身还是“谋国”,关系模式基本为以下三种构型:
1、伊尹模式
伊尹能够辅佐商王朝历经五代帝王,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自此后世,但凡做臣子都以伊尹作为榜样楷模,伊尹作为开国元勋,也是权臣,罢黜商王,却不篡位,还政太甲,却没有被清理,且至商王沃丁时期寿终正寝,伊尹模式是历史职场中以下克上的民主典范,后世历史的权臣不是干掉上级,就是被上级高调,往往以简单粗暴的形式解决问题,这种上下级之间关系模式,在于克己,只有上下级之间同时保持克制,才能复礼,也就是职场稳定的秩序。
2、汤武模式
温和的暴力变革,对汤武革命的解释是再合适不过的,说是革命,其实只是管理者之间的斗争游戏,即老大的换位游戏,仅此而已,这一职场关系模式最大的贡献在于,只局限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对基层得波及相对有限,也尽可能得对基层破坏的控制减小。
上级做错了决策,不仅不认错,反而变本加厉,由此伤害了管理者内部的利益,在其它管理者看来,这个老大代表不了他们的利益,就得将老大给换掉,谁能代表管理者阶层的利益,谁就适合做老大,汤武两位老大就是这样被推上位的,通过管理者之间协商获得的权位,组织内部必然比较松散,但好处是对组织、对社会、对基层的破坏相对较小。
3、尧舜模式
最早的民主内定式选接班人模式,这对尧舜模式概括丝毫不为过,既不是纯粹的以下克上模式,也不是破坏力更大汤武模式,如果将汤武模式比作管理者之间的群架,尧舜模式就是老大与接班人的单挑。
与其说禅让,倒不如讲谁更有能力解决组织发展的实际问题,尧舜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老大的权力与责任义务等价,拥有可老大的权力,就要有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能力,摊子小了务实,摊子大了必务虚,因此,老大选接班人,基本只在小范围筛选,以及小范围征求意见,说谁更合适当接班人,即是说谁有能力解决老大解决不了的问题,谁的能力认可,谁就是下一任老大。
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模式,无论怎么变化,基本都以上三种模式推导而来,无一例外。
关注微信
职场问题咨询解疑
关注顾问【叶大师】微信:quanmoug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