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内,风险最孝成功率最高的夺权谋略
(2024-02-13 15:03:37)
标签:
财经军事历史文化杂谈 |
如何篡位接班人?
历史上的宫廷政变,多指代统治阶级高层内部的权力斗争问题,且为对组织最高权力的防御与侵夺的内斗。所以,风险是巨大的,因为你的行为挑战的是最高领导,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认为,你是在挑战整个组织的秩序,行事必须机密,臣不密则失身,行事不密,便会功败垂成,正因为政变的风险性极高,但成功率极低,只是成功与失败的后果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徘徊,非一般人敢为之,这是野心家、冒险家的乐园,为其所享。
有基于此,历任朝代,既有野心但也追求成功率的人物,往往退而求其次,选择对储君或接班人这个位置的争夺,理论上,各朝代的接班人,只要是最高领导者的血脉后代,都天然具备合法继承权,只不过因为嫡长子继承制的规矩约束,但这其实只是给了嫡长子优先权而已,只要嫡长子死亡或其身上沾染的污垢过多,其合法性就会随之解除,转而由其它人员取代,在这个问题上,你也能观察到,只要组织最高领导者还未年老昏聩,其最初选择的接班人多半没有好下场,一是如前文所述,因职场竞争,所有竞争者都想取缔其合法权;二是组织最高领导者要守护其地位权力,对此敏感多疑,只有给了储君的权力才是储君的,最高领导者没有给予的权力,储君绝不能染指,否则必定被压制,乾隆皇帝事事学康熙,在最高领导者年资上也承诺不超过康熙,但又不愿舍弃皇位,所以坐个太上皇仍旧把持朝政,只是换个名义掌权而已,正如历史上的摄政、垂帘之流,没有本质区别。
1、获取最高领导者信任
人治社会,权力来源于上层领导的赋予,在既定结构的组织内尤其如此,使领导在权力方面向你做出倾斜偏袒,首要任务在于获得领导层的充分信任,在组织接班人问题上,领导血脉范畴内的所有成员都具备基本的信任与情感基础,在此之上,所要做出的信任工作,实质是获得领导赋予你继承优先权,可以这么讲,这即是思维局限性的问题,也是理性计算的结果,简而言之,抛开所谓的制度约束,领导认为你才是更合适的继承者,主要包括两点:一是领导忌讳的事项你绝不触碰;二是领导极度在意的事项,你要坚决去做,至少要在领导面前表现表现,使领导认为你就是这类人,隋炀帝便是如此,在隋文帝与独孤皇后面前切中要点,表现节俭与戒色。
2、污名针对原有接班人
获取领导的优先权信任只是第一步,但原有继承人已经就位,且在继承人的位置已历经岁月,其所代表的就不是其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利益集团的事,即便领导认为你确实更合适担任继承人,但毕竟原接班人虽没有你优秀,至少没有明显的缺陷或犯严重性过错,先将原继承人拉下来,一定要往其身上泼各种脏水、触犯各种罪名,如此领导者才能顺理成章将其拉下马来,才能堵住其他人员的嘴,否则,没有足够的理由,贸然变更储君,极易丧失其他人员对储君的信任,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后续政局的稳定,因此,只有污名化原有接班人,才能助推领导将接班人做出废立举动,只有接班人位置空缺了,你才能有机会上位。
3、联盟党羽以围攻施害
围攻原储君,对其施害,除你本身往对方泼脏水之外,还需要在组织体制内成员层面进行操作,你要拉拢的对象,主要指针对原接班人的这些臣僚,不能有明显的属于你阵营或集团的痕迹,所要拉拢的臣僚主要为最高领导底下的臣僚,通过这些人,从侧面围攻原储君,所谓假话讲的次数多了,讲的人多了,假的也变成了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领导自身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以及识别分析判定能力高低;二是因为人多了、讲的多了,领导看到其背后力量的恐惧,这就是领导经常所讲的羽翼已丰,领导不顺着得势者去做的话,其本身的安全都可能存在巨大问题,即所谓的宫廷政变发生,帝王的不得好死,概皆出于此。
职场问题咨询解疑
关注【叶大师】微信:quanmoug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