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嘉和
(2018-08-16 13:57:12)分类: 研报 |
一、基本情况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为电力系统提供以巡检机器人及数据采集处理为核心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室外机器人、室内机器人、隧道机器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基础数据服务、状态数据服务。智能电网的建设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和通讯七个环节。其中变电、配电、调度和通讯环节的智能化要求程度较高,输电线路的智能巡检,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系统的投入,配电自动化建设等领域也将迎来重要的投资机会。巡检运维的IT
投入在智能电网投资中的比重将逐步上升
实控人朱付云 (持有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45.09%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
员工264人
http://www.yijiahe.com/
目前市值60亿 pe42 pb7
历年营收 1.9 2.62 3.74
(2017年新增订单6.7亿,营收仅3.74亿,说明年末没有完成订单3.4亿)
历年存货 0.35 0.18 0.65
历年应收 0.62 0.34 0.94
(原因是发行人营收增长快,同时给予电力系统客户六个月以上的信用期,导致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同时给予电力系统客户六个月以上的信用期,导致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增加)
历年扣非利 0.4 0.7 1.24
历年管理费 0.7左右
(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18%左右)
历年销售费 0.09 0.16 0.3
(6%左右)
毛利50-65%
负债 40%左右
二、亮点
1.行业空间大且集中度高,参与者少,国内变电站20000个,配电房300000个,未来在风电、石油石化都可以应用。机器人是智能化里重要的江苏2020年5000台,目前保有量是1000台。以无锡为例,一个班组10几个人,管配电房1000个。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不能实现国家电网对24小时监测的需求。
测算2018~2020 年巡检机器人市场总需求477 亿,年均市场需求159 亿,分别对应变电站巡检机器人9000
台,市场空间72 亿元,配电站巡检机器人8.1 万台,市场空间405
亿元。我国地域广阔,电网覆盖的地域条件也复杂、多样,国家投资重点将从“基础建设”向“运维”转变,基数庞大的电力设备的监控、维护、保养等需求都将充分释放。现阶段国网的运营管理能力已经跟不上电网发展的节奏,国家电网也必将在投资规划方面更多地向电力系统运维和管理方向倾斜。预计“十三五”期间,电力系统智能巡检产品及服务市场将成为电力系统投资的重要“风口”。
2.省外扩展能力初现,2017扩张到华东和华北比较突出,2017 年首次中标南方电网项目。
3.公司先发优势显著,于2014
年率先推出室外机器人,并中标国家电网江苏项目,研发人员占到公司总人数的40-50%。今年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研发人员增加了一倍,平均薪酬也在增加。
4.受贸易战影响不大
操作系统,控制系统,嵌入系统,算法都是自主研发
零部件:电机、谐波电机都是德国、瑞士、日本的,向美国的采购比较少。
5.董秘说,毛利率2-3年可以维持。很多核心的东西公司都是自己做的,所以保证高毛利。和竞争对手毛利率没有显著差异
6.趋势向好,今年上半年国网第一次招标,招标金额2亿,公司中标5000万。预计今年有2次招标。江苏今年上半年招了一次,中了1000多万订单。南网去年进去了,广州的隧道巡检机器人,1000多万订单。深圳前段时间中标了,一般来说上半年是淡季,今年招标趋势明显提速,上半年订单增速也比较快。
7.采取“以销定产加安全备货”的产销模式,容易通过中标计算出收益,类似东方园林等。订货到交付3-6个月,也利于估计收益。
8.产品并不是单纯的工人替代,有些应用不是替代人,是配电站人根本就不够。
9.机器人本身不用定制。
10.今年一季度没有完成订单达到3.78亿。未完成订单持续增加,从这个角度考虑,新增产能是必须的
11.平均材料成本大幅下降
三,劣势和隐忧
1.之前四年 营收复合年均增长率大于50%
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大于140%,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典型爆发特征,难以持续的增长
2.室外价格90万,室内50万。但是最近几年机器单品售价看 增长已经不明显了
那么公司具有护城河吗?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和市场占有率双双下滑的可能性。目前看零部件全部采购,只做组装。一年1000台左右。零部件占比比较高的部分:电机、激光、相机(6万多)。进口零部件占零部件采购的一半。
3.室内机器人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省自己定。存在不确定性
4.虽然客户由国网江苏向其他省份以及南方电网扩张,但是业务区域集中度较高,对电力行业及国家电网系统依赖程度高,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97%以上,2017年,投标南方电网的室外机器人,未中标;投标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的室外机器人,未中标。为什么拿不到外省订单,想来大部分电力相关行业都是关系户吧。至少说明品牌认可度在本省还可以,省外则没有影响力
5.毛利2017增长较快原因:高毛利产品(智能巡检机器人与智能化改造)收入占比从2015 年的22%提升到2017
年的76%,这点也不可持续,
6.今年国网的机器人采购限价了,以前暴力的模式已经结束了
7.
浮夸风气。网友说:去年开车上绕城,就看到旁边的这家公司,心想这啥破公司也叫机器人,结果今年上市了。持股大股东都是同一个老板,原老板和亲戚都是南京和高邮一线,之前和上海浩德拆家独立。这公司募资完毕2亿造个楼,关联交易钱已经进自己口袋了,用机器人来披上高科技的外皮,不适合长线
8.应收账款周转率2018q1大幅降低(好在应收账款账龄结构1
年以内为主),2015年末、2016年末以及2017年末,发行人存货订单覆盖率分别为96.18%、90.19%以及84.70%
9.IPO融资的5亿资金如何使用问题。对于此类轻资产模式的公司,这是一个头疼的,固资化越高对今后的管理费用影响越大,暂时理财是一个最佳选择。
四,竞争格局分析
以山东鲁能、杭州申昊、浙江国自、深圳朗驰4家行业领先者为主导,每年的国网集采招标中,以上4
家能够获得大部分的订单.山东鲁能、浙江国自、科大智能
及亿嘉和均囊括室外及室内机器人产品,其余厂商则以变电站室外巡检机器人为主。
1、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国内资质最老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制造商,1999 年便开始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研究,2004
年研制成功第一台功能样机,为国内室外巡检机器人首要制造商。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2016年中标74台(共计272台),市场占有率约27%。
2、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代码:838035),2016年中标68台(共计272台),市场占有率约25%。
3、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移动机器人的开发和推广,2016年中标45台(共计272台),市场占有率约17%。
4、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5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科大智能:300222),目前非主营业务。
5、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未上市,2016年中标13台(共计272台),市场占有率约5%左右。
6、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2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大立科技:002214),目前非主营业务。2016年中标18台(共计272台),市场占有率约7%左右。
从营收看,除科大智能外,其它公司营收均比不上发行人,而科大智能主营业务并不是服务机器人。发行人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