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疆域》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设计
课题 名称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
课型 |
新授 |
课时安排 |
共2课时 |
时间 |
2016年9月1日 |
||
第1课时 |
第1周 |
||||||||
教学目标 |
1.阅读教材P3图1-1-1,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阅读P4图1-1-2,读图题1和2,说出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优越性。 2.阅读教材P5图1-1-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和濒临的海洋、海峡,找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3.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
||||||||
教学重点 |
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优越性。邻国、临海。面积 |
||||||||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
||||||||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情境导入 |
由歌曲《中国人》导入。 |
1.欣赏音乐,感知中国。 2.阅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 |
1.通过欣赏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
||||||
自学思考 |
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学要求:1.阅读课本图文资料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思考”部分。 自学时间约10分钟 |
1.阅读课本P2-7图文资料,用红笔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出学习重点、难点和疑点。 2.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题。 |
1. 通过自学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让学生圈点勾画学习疑点,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
合作议惑 |
提出学习要求,组织学生 合作探究。 1.对议要求:大号先发言,小号做补充。 2.对议时间约3分钟。 3.组议要求:组长组织学生完成合作探究题。组议时,组长选号发言,全体组员做补充,有争议的题目要记录或标出来。 4.组议时间约5分钟。 |
对议:通过合作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组议 :(1)和俄罗斯和印尼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哪些优越性? (2)和日本、蒙古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 (3)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是哪一个? (4)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纬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分别是哪一个? |
1.通过对议和组议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和探究意识。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议惑,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分组展示 |
出示展示题目及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小组展示、质疑、补充、评价等,激励学生激情投入,积极思考、认真倾听、准确表达…… 对于展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
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按照展示要求到讲台屏幕前指图展示: 1.地理位置 2.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临海、邻国、半岛、岛屿 |
1.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暴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下一阶段教师精彩点评提供依据。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
||||||
点评归纳 |
1.引导学生总结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2.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 |
回顾本节课,总结收获。 |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构建科学的知识网络。 |
||||||
达标检测 |
出示达标检测要求。 |
完成导学案上的达标检测题。 |
考查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
||||||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
成功之处 |
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情境导入、自学思考、合作疑惑、分组展示、点评归纳、达标检测等六环节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地理知识,学生学习的较为积极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较好地发挥,教学效果较好。 |
|||||||
不足之处 |
教学容量大,时间紧,学生巩固知识的时间不足。 |
||||||||
改进措施 |
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各环节所用时间,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