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卵石艺术之美·运用

标签:
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私家庭院庭院设计园林景观 |
郑州恒古景观为您推荐私家园林精品方案, 郑州庭院设计百种案例供您选择。
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文人赋予石以生命灵性的象征。鹅卵石,是开采黄砂的附产品,因为状似鹅卵而得名。经历过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后由古老河床隆起产生的砂石山中,经历着山洪冲击、流水搬运过程中不断的挤压、摩擦所形成。
http://www.zzhenggu.com/upload/image/20170504/20170504152257795779.jpg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51711719.jpg
鹅卵石在公共环境空间里追寻着一种天然真趣,也是山水的象征。它在环境中能起到一种既对比又协调的效果,丰富视觉美感。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52245795.jpg
鹅卵石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别墅、庭院建筑、铺设路面、公园假山、盆景填充材料、园林艺术和其它高级上层建筑。它既弘扬东方古老的文化,又体现西方古典、优雅,返璞归真的艺术风格。
http://www.zzhenggu.com/upload/image/20170504/20170504152656715671.jpg
鹅卵石的运用
①
即选择不同的鹅卵石进行“组装”,按形式美的规律,经概括、整理、加工、构成景观。符合平面构成的原理和形式美的规律,是鹅卵石造景成功与否的关键。概括地说,就是要均衡变化、多样统一;对比呼应、虚实相生;节奏韵律、错落有致;整体联系、比例协调。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53099926.jpg
②
鹅卵石为自然物,经艺术家创造加工,形成有特殊意味和内涵的雕塑小品,给人以遐思和想象。其手法多样,或雕、或刻、或凿,要求设计师有一定的创造性、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54342340.jpg
③
以鹅卵石进行组合,造出具一定意象的景观。其与观众在心理和视觉上相碰撞,使人们体悟到一种文化内涵。如似动物的造型,从石的拟态之中得到物的情趣,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④
大地艺术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它的形式语言追求简单化,多为几何形,点、线、环螺旋、金字塔是频繁使用的形式。从创作语言角度来看,大地艺术表现了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其艺术效果能带给观众意趣和形式的美感。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71114826.jpg
鹅卵石铺装工艺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71215410.jpg
▲铲除表土或混凝土表层,进行素土夯实,或对艺术品的基础胚形进行固结,目的是制作新的铺装粘层。
http://www.zzhenggu.com/upload/image/20170504/20170504152846984698.jpg
▲铺装时,选择相应规格厚度及比例的灰土与混凝土砂石等分别进行一级、二级垫层处理。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71538507.jpg
▲在垫层基础上需要一定厚度的砂浆层。目的是固定鹅卵石的镶嵌床层。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72350069.jpg
▲铺装完成待砂浆完全凝结不至变形时,进行粗料及景观细节修正处理,并最后打蜡。目的是完善铺装美感,增强鹅卵石的光泽,提升景观效果。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75942043.jpg
鹅卵石的运用价值
①鹅卵石的自然属性
中国人崇尚自然的观念,鹅卵石特有的形体和材质,是它在景观中得到广泛运用的原因之一。鹅卵石有很强的亲和力,经流水的切割、剥蚀、流移、冲刷和磨洗而形成的漫长地质历史,令人领略到天赐尤物的尽善尽美;其纹理清晰,千姿百态,妙趣横生,让人体验到大自然的神韵与灵性!鹅卵石在公共环境空间里追寻着一种天然真趣,可作为山水的象征。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83527858.jpg
②
鹅卵石具古、拙之美,历经千年风吹雨淋而成,有着“古”的文化品格。中国人在文化心理上,总把“石”与“古”联系在一起,明?文震亨《长物志?水石》:“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中国人欣赏的石,不但要怪,而且要“丑”。中国艺术家对怪且丑的石头倍加欣赏,清?郑板桥有精彩之论:“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皱、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千态万状皆从此出……燮赏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雄而秀。” 这种美学思想在刘熙载《艺概》中得到了强调和发挥:“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丘壑未易尽言。”这是一种高层次对美的欣赏和追寻。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90852258.jpg
原始人类以石为生产工具,但他们并不认识石的精神属性,只是隐约感到它具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被选择为表达信仰的符号并赋以其灵性,就有了 “石崇拜”之说。历史上,巨石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英格兰南部沙利斯伯里著名的史前巨石阵遗址。文人更是以石作为理想的寄托和人格精神的象征,渲泄内在的思想情感。如苏东坡以石为供品,学者叶梦得夜间抱石而眠,大书法家米芾呼石为兄,清代名人赵尔非尊石为师等,足见石头特殊的文化内涵散发了深层次的人格精神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92817224.jpg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94221234.jpg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95473836.jpg
http://www.chanyizg.com/UploadFiles/2017/389/2017050415195564416.jpg
http://www.zzhenggu.com/upload/image/20170504/20170504153004484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