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2020-01-20 11:28:06)
标签:
教育教学 |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群力实验第二小学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在操作中掌握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进一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果卡片。
一、
师:老师想带你们去逛超市,去哪家好呢?(出示两张超市图片,规整的和杂乱的。)
生:去第一家乐买超市,水果分类摆放整齐。
师:好,我们一起去吧。今天怎么这么幸运,超市十年店庆,免费赠送礼品呢,快看有多少个礼物,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礼品图片)
生1:四个蓝色,两个红色,一共六个礼物。
生2:三个大的,三个小的,一共六个礼物。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都是想解决一共有几个的问题,你们为什么方法不一样呢?
生:有的看颜色,有的看大小。
师:观察角度不同,其实不管是按颜色来分,还是按大小来分,都是将这些礼物进行分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思想”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
1.动手操作,感受分类
师:让我们一起进超市看看吧。咱们先去买点水果吧,水果的种类真多呀!我们买了苹果、梨、柿子。买了这么多水果,你们能帮我分分类吗?
生1:可以按照颜色分。(板书颜色)
生2:可以按照种类分。(板书种类)
师:好吧,我们就按照大家的想法给这些水果分分类。请大家把信封拿出来,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分一分,数一数,整理一下,最后把它们的数量记录下来。
生:按照颜色或者种类进行分类。
师:巡视。
2.展示结果,教师小结
生:按照种类分。将苹果放在一起,梨放在一起,柿子放在一起。
师:学生在展台边汇报,教师边把同类的圈在一起。请学生说说每种水果各有多少个。
生:再重新查一下。
师:教师将另一张图贴在黑板上,对比这样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黑板上的一个一个贴出来的,一下就能看出数量。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对比我们能发现,更简单的方法。你能比较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吗?
生:比长短。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张一样的作品,你们看看苹果和柿子一样长,数量是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因为它们没有一一对应。
师:这个被你发现了,老师现在将它们调整一下,一一对应。为了看得更清晰,我还要补上一些内容。教师展示,画上一条线,在下面画上水果图案。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左边第一列表示的是苹果……我们是用图来记录的。还有同学用不同的想法,我们一起去看看。
生:我们画的图,在下面标的数量。
师:想法非常独特,我们在中间画一条线,上面表示形状,下面表示数量。接下来我们竖着画两条线,左数第一列表示苹果的数量,第二列表示柿子的数量,第三列表示的是梨的数量。这样更像一个表了。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不仅把水果进行了分类,还整理成了图或表,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分类与整理。补充课题。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由于分类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师:接下来,请按照颜色分类的同学按照这种方法快速整理一下。
生:整理。
师:按颜色分和种类分,水果的总数是多少。
师:同学们,分类有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不同,但总数是不变的,这其实就是一种分类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知道分类标准不同,过程也不同,但是结果不变。进一步理解分类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三、习题巩固
(一)圈出每组不同的那个。
(二)(课件出示29页水果图)。
1. 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看这么多的卡片,该怎么分类,按什么分,老师看那一组又快又好。
2.学生边说老师边归纳,边根据分的情况利用课件移动卡片进行分类。
3.分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按水果的种类分;按卡片的形状分。
4.涂一涂,填一填。
【设计意图:在合作交流中,选择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分水果卡片、分帽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深化。】
四、全课总结
生活中常常用到分类与整理,出示图片欣赏,(药物整理,血液整理,超市整理等)这样很方便,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体会分类与整理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按颜色分:(学生作品)
标准不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