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夏连芬老师分层作业的设计的认识
(2020-07-03 11:02:41)按照学生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各因素将学生分为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学生自己选择,让他们自己给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定位。
学困生基础知识薄弱,因此要增加巩固基础知识的作业,减少有难度的作业。比如完成上面的一至三项内容就完成作业,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况爱好兴趣再选一项完成就得优。优等生基础好,对教材内容领会掌握较快,教师要给予优等生以充分的信任,让他们从简单重复的作业练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做一些综合性、有创造性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的题型。至于中等生的作业量,则介于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这些学生的提升空间很大,他们可在上述内容中自行选择。
作业量的布置按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让各类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找到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创新发展。
学生学习能力有个体差异,我们应该因材施教,设计难易程度有别的作业可以分为巩固基础知识作业、拓展性作业和创造性作业。
(1)学困生作业难度要降低,确保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语文的基础作知识,无非就是字词的掌握、能有感情的朗读、对于课文内容能理解大意。这些作业难度较小,后进生通过完成作业,就会获得成功体验,这样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达到爱上学习,为向中等生的转花打好基础。
(2)中等生作业要有一定难度,尽量布置能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布置作业时,要让他们在确保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可以通过有难度作业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比如案例中的四、五两项作业。
(3)优秀生要拔高难度,努力实现自身的探究创新发展目标。优等生基础扎实,对知识的领悟能力较强,不必让他们在繁琐基础作业堆中徘徊,要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自由发展。比如上面的第六项作业优等生必须完成,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同时,还可找类似的写景的散文进行大量阅读。总之,教师的作业设计要依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有度,要设计出能够适应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扎实有效的作业,让每位学生各得其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