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坦中学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策略案例实施阶段之案例分析
(2018-11-06 10:33:15)
标签:
教育 |
分类: B13教师公开课 |
案例一:
《蝉》(八上 第五单元 19课)
【教学回顾】
1、
2、
3、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文章,归纳总结阅读带有文学性的说明文的方法,并能在课后进行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说明文”和“文学性”两方面阅读文章,并总结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出示蝉的照片。
师:同学们,这是——
生:蝉。
师:平时,我们也叫它——
生:知了。
师:在预习这篇文章之前,你对知了有什么印象?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了解到的蝉,看到的,听到的,老师发现大家所说的印象都是有距离的。那么,近距离观察蝉,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发现呢?下面,我们走进法布尔笔下神奇的昆虫世界,和蝉进行一次有趣的亲密接触吧!
二、“蝉的史诗”
师:预习过这篇文章之后,你发现这是一篇——
生:说明文。
师:你是如何判断出来,这是一篇说明文的?
生回答。
师:如何阅读像《蝉》这样的说明文?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问题一:作为一篇说明文,法布尔介绍了蝉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回答。
总结一:阅读说明文,应当明确说明对象,了解说明内容。
问题二:法布尔是怎样说明上述内容的,用了哪些不同的说明方法?
(给出说明方法)
总结二:了解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明确说明对象的特点。
问题三:
罗斯丹曾说过,“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书写。”
师:结合文章和《昆虫记》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罗斯丹观点的理解。
对比
读诗歌
总结:阅读说明文,还要关注文章的写作特点。
科学家:
哲学家:
美术家:
文学家:
法布尔说:开膛破肚——探究生命
无论是什么家,不变的都是细致入微的观察,都是对昆虫对热爱
问题四:最能体现法布尔对蝉之热爱的语段在哪里?
蝉
四年
五星期
观察共同点:法布尔像蝉一样,生活赐我以苦难,我却报之以希望。
再读诗歌
启示:学习、生活都有艰辛和挫折在,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要知道昆虫有本能,我们亦有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为自己,再读诗歌。
【分层作业设计】
1、
2、
【教学点评】
叶晓敏老师充分结合上课内容来设置分层作业,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得到学习拓展,作业分层设计较有针对性。并且自主阅读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索然课堂实施过程做得不够理想化,但是方法总结还是对学生有所帮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