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歹徒用假线索误导警方却错误留下真线索:1998年连杀18人灭门劫案

(2022-10-09 19:29:15)
标签:

大案

分类: 大案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f32cf347f1224ab49d264cf8304673f5.png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照例声明:本文是萨沙创作的小说,声明完毕

再多声明一点:这篇文章相当血腥恐怖,心理素质不好的千万不要看,别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你不知道的大案第253讲)

歹徒用假线索误导警方却错误留下真线索:1998年连杀18人灭门劫案

这系列案件共有18人遇害,歹徒作案手段非常凶残,几乎每次都是灭门不留一人。然而这伙歹徒也比较高明,还会刻意在现场留下一些假线索,故意误导刑警。双方斗智斗力,歹徒一度明显高出一截。搞笑的是,歹徒最终被抓住,竟然是因为过于轻敌,将真线索误当作假线索丢在现场。听萨沙说一说吧。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11b086a7f98043a8aac1e0fe105de6fa.png

1998年春节前几天,东北一个大城市的县城很热闹,大家都在准备过年。

90年代末期的东北,恰好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大量工人下岗,进城农民找不到工作,生活都难以为继;一方面改革开放早期下海的那批人,在90年代逐步将生意做大,成为老板。

贫富差距变大,导致一类案件猛然增多,就是劫财案件。

做粮油生意的王老板,在县城中心经营一家商店,每天都有大笔现钞进账。

有意思的是,王老板不是男人,而是个中年妇女。很多东北女人比丈夫厉害,王老板就是这样。她的丈夫只是政府普通的司机,她本来是个家庭妇女,后来就做做小生意,慢慢做大了。

东北人很多比较高调,王老板虽是女人,也很喜欢喝酒和交朋友的,整个县城都知道他有钱。

做了一天生意后,王老板才疲惫地回家。这家是男主内女主外,王老板的丈夫已经在家做好饭,同上初中的女儿一起等着老婆回家吃饭。

三人刚刚端起饭碗,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王老板高声询问“谁?干什么?”

门口一个男人的声音“查暖气管道的”。

东北的冬天都要用暖气,管道一旦出问题,暖气公司就会派人来检查。王老板的丈夫打开了门,进来一胖一瘦两个男人,都穿着便服。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b06a7d18f8304f0f96ce09ec4b6afcb2.png

两人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开始装模作样的检查管道。几分钟后,胖子走进卧室,然后喊王老板的丈夫进来一下“唉,你看看,这个管子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王老板丈夫不知道这是诡计,急忙走进卧室,突然惊呼了一声。

留在客厅的瘦子,知道同伴得手了。瘦子换出一副凶相,一把抓住了王老板的女儿,掏出一把匕首架在少女的脖子上。瘦子歹徒大声说:不许喊,不然就杀了她!

王老板大惊失色,一时间双腿发抖。好在她常年做生意,也曾经几次遇到抢劫的,还能稳得住:兄弟,有话好说,有话好说,我不喊,你也别伤人!你想怎么样,就说吧。

瘦子用匕首在少女脸上比划了一下:赶快把钱都拿出来!我们只要钱,不要命。你如果耍花样,先捅死你女儿,再杀了你丈夫。

王老板这才想起丈夫也有危险,急忙问了一句:老张,你怎么样!

卧室里传来丈夫惊慌的声音:我没事。你快给他们钱,不要让他们伤到女儿。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6e393553caf24852b70ff53b6223f6b5.jpeg

王老板心里大骂丈夫糊涂,这不就是承认家里有钱了吗。

到了这种地步,王老板只能打开柜子,拿出6000元现钞。当时工人每月工资才几百元,6000元相当不少了。

没想到瘦子看到钱,马上用匕首在王老板女儿脸上划了一下,顿时出现一道血口子。小女孩哪里见过这种世面,顿时吓得哭起来。

瘦子大骂:他妈的,你一个大老板,家里只有6000元?你骗谁呢!你到底是要钱还是要命?信不信老子马上就捅死她?

眼见瘦子举起匕首对准女儿脖子,王老板终于失去冷静:别!别杀我女儿!我求求你。钱还有一些,全部都给你们。

王老板又打开一个隐蔽的抽屉,拿出两张共4万元的存折,主动说出了取款密码。

瘦子记下密码以后,又恐吓说:我们留在你家,等到明天再去取钱。你要是说假密码,妈的,先把你女儿的两个奶子割掉。

王老板赶忙说,不敢骗人。

眼见钱已经到手,瘦子突然拉开厕所的门,将少女推了进去,再一把搂住王老板的脖子。随后他对卧室里面的胖子,喊了一句约定好的暗号“我是老二,你把事情搞定吧”。几秒钟后,卧室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声。

王老板听出这是丈夫的声音,糟了,这伙歹徒要灭口。可惜,此时王老板还来不及抵抗,脖子就被刺了一刀,接着又是连续几刀。王老板的动脉被切断,倒在地上很快断了气。卧室里的胖子歹徒,也杀死了王老板的丈夫。

胖子杀人后跑到客厅,看到钞票和存折非常高兴,随后听到王老板女儿在厕所里面吓得大哭。

胖子问:他们的女儿怎么办?放了?

瘦子回答:这个丫头看到我们的长相,不能放,算她倒霉吧!这样吧,给她留个全尸,不要动刀子,你去办。

胖子点点头,掏出一根塑料绳,推门走入厕所,将这个女中学生活活勒死。

女孩死的时候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双手的指甲在厕所坚硬的瓷砖上,抓出了两道长长的血痕。

杀光王家人以后,两个歹徒很冷静地打扫了一下现场。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2fe46b873cad49dab1605cbb21ece105.png

在走的时候,狡猾的瘦子歹徒在现场丢下了一张火车票,这是前几天从省会到本地的车票。

第二天,粮油店的职工见王老板没来,家里电话也打不通。由于粮油店的钱款都由王老板亲自管理,她不来就不能做生意。到了上午10点,店里的会计等不到人,只能跑到王家敲门,却发现门没有关。女会计走进屋内,大叫一声跌倒在地,连滚带爬地逃出去喊邻居。

县城警察急忙赶到现场,也被这起灭门案件惊呆了。

王家被灭门,亲友和员工均不知道她家里是否有钱款和存折。民警找了一通,发现了衣柜里面还有一个隐藏的小保险柜,里面有1万元现金和10万元存折。

看来王老板还是留了一手,并没有拿出所有的钱款。但这误导了民警,认为歹徒并不是为钱杀人的,因为这11万并没有损失。

而胖瘦歹徒抢走4万元存折后,出于慎重考虑,并没有去银行取钱,只是分掉了6000元现钞。民警调查王老板账户时,发现存款也没有减少,判断这不是抢劫杀人。

那么,会不是强奸杀人呢?王老板是相貌平平的中年女人,但她的女儿是个漂亮姑娘。不过,两人均没有遭到强奸,看来也不是劫色杀人。

于是,民警倾向于报复杀人。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0e57283cb37343d4b635721a9a0a5429.jpeg

或许是王老板做生意时得罪了什么人,人家买凶杀人,杀了王家三口。90年代东北很乱,黑社会遍地都是,还有很多负案在逃的歹徒。这些人明码实价,花费一两千元就可以断胳膊断腿,买一条命也花不了几个钱。

在现场,民警发现了一张省会到县城的火车票,虽然没发现指纹,却被认为是重要线索。

根据调查,王家和粮油店职工没人坐过这列火车。民警推断,可能是王老板的仇人买凶从省会而来,蓄意报复杀人。

那么,这就得排查王老板的社会关系。王老板做了10多年生意,社会关系极为复杂,半个县城的人都认识他,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民警先后排查了上百个可疑人员,看看他们是否同王老板有很大的矛盾,有没有能力从省会买凶杀人。

结果此案折腾了大半年,花费了无数警力在本市和省会来回奔波,仍然毫无进展,只能暂时挂起来。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4c8cf44a8ceb4c87896752c67b0cb2fc.jpeg

让警方没想到的是,1999年9月,县城又发生了一起类似的灭门案件。

做水产生意的余老板夫妻,一天晚上被人杀死在家中。他们的儿子在外地进货并不在家,才侥幸逃过一劫。

余老板夫妻被杀后几天,都没有被发现。天气炎热,尸体开始发臭,但邻居误以为是他家水产的臭味,也没有在意。

一周后余老板儿子进货回来,发现父母尸体已经腐烂的面目全非,急忙报警。

根据现场分析,作案的歹徒还是两个人,一个比较胖,一个比较瘦。歹徒非常狡猾,是戴着手套作案,并没有留下任何指纹。

余老板夫妻都是被用匕首刺死的,死前曾经有过短暂的打斗。余老板死在卧室,身上有六七处刀伤,似乎是发生过打斗。余老板妻子则死在客厅,被两刀刺中脖子而死,似乎没有作出抵抗。看来两个歹徒故技重施,将余老板夫妻分开。但余老板比王老板要聪明,跟着进入卧室后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戒备起来。

当歹徒持刀试图制服他的时候,余老板立即夺刀,双方激烈打斗起来。余老板赤手空拳,不是持刀歹徒对手,最终还是被杀死。余老板的老婆则被另一个歹徒在客厅里制服,没有反抗就被杀害。

现场发现了不属于余老板夫妻的血液,看起来余老板在夺刀时,也划伤了歹徒的手掌,导致流血。

余老板的老婆有几分姿色,却没有遭到强奸,歹徒不是为了劫色而来。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52ffc35a82e94b308137d05e908dae7f.jpeg

余老板儿子对家里财物很清楚,经过他的盘点,发现家里1万元现金没了,还有2张共12万元存折失踪。警方追踪到银行,发现其中一张6万元的存折,在案发第二天被人提走。另外一张因为密码不对,对方又不愿意出示证件,没有能够取出来。

警方让银行职员回忆取款人相貌,但这是一个星期之前的事情。银行每天都有几十人取款,职员哪里记得住每个人。

女职员依稀记得取款人是个中年男人,短发,小眼睛,黑面皮。他在大热天带着口罩和墨镜,样子有些古怪,职员这才有点记忆。至于男人长什么样子,因为有口罩墨镜遮挡,根本就没看到,也记不得他是本地口音还是外地口音。

这起案件丢失了财物,很像是谋财害命。

稍后,民警又在现场发现了一张火车票,仍然是省会到县城的火车票,不过是1个多月前的。

后者先入为主,想起了王老板灭门案,认为这是串案。

他们怀疑这是王老板和余老板有共同的什么仇人,杀了王老板全家以后一不做二不休,又买凶杀掉余老板全家

这个杀手还是从省会过来的,应该是职业做这行的。

至于王老板和余老板都是小县城的有名商人,有时候在一起打牌,存在社会关系的交集。

这次侦察持续了3个月,仍然毫无线索。

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找到王老板和余老板有什么共同的大仇人,还能找到住在省城的杀手。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b06be0f799c84b879dc37b5de0df3c86.jpeg

余老板夫妻遇害后3个月,本县又发生了第三起灭门案件。

县政府一个干部夫妻,被人杀死在家中。他们的女儿几个月前刚刚出嫁,也是侥幸幸免。

女儿连续两天打电话找不到父母,在第二天晚上同丈夫一起回娘家查看情况,被血腥的现场吓得当场晕倒。

这次还是两名歹徒作案,他们用同样方法骗开房门,制服了这对夫妻后将两人勒死灭口。

那么,这次丢了多少钱?

说起来就有些尴尬了。

根据干部女儿支支吾吾的介绍,家里丢的现金倒是不多,最多只有二三千元,却有高达30万的几张存折不见了。

县城干部的每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元,试问这30万从哪里来的?怎么比做生意的老板还有钱?恐怕这也不是什么干净的钱。

这次现场歪歪斜斜写着几个字:杀尽贪官!

这是什么意思?似乎是什么人看不惯这个干部贪污腐败,出手为民除害?

这次干部的存折被取走了8万元,时间也是案发第二天。因为县城银行个人储户,当天最多允许取走8万,歹徒就取走了最高的数字。歹徒非常狡猾,第三天第四天根本不来取款,唯恐被警方守株待兔抓住。

这次取款的不是之前那个人,没有戴口罩和墨镜,一直用毛巾捂着口鼻,像是感冒一样。他说话是本地口音,眉毛比较粗,眼睛挺大。

这次留下了奇怪文字,警方认为这是孤立案件。可能是知道干部有贪腐行为的什么熟人所为,同时借此搞一笔钱。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f949a971d5af4ac7a0fb36a71e583c1c.jpeg

仅仅1个月后,又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

这次是县城做百货批发的孙老板,全家三口被杀害,被抢走了数万元现金和存折。

歹徒同样是第二天,取走了存折上的数万元。

这次的情况又有不同,因为孙家儿子自己就是一名警察,是刚入职的文职民警。

根据现场分析,歹徒是知道这个情况的,这次来的是三个男人。

孙家两个男人都是身强力壮,歹徒人少的话未必对付得了。

案发第二天,孙家儿子所在派出所发现他没来上班,又没请假,反复打他的呼机又不回,就派人去他家里查看。

这次歹徒作案甚至杀到了民警的头上,案件性质更为恶劣。

虽然案情一直都是保密,小小的县城哪里能够瞒得住这么大的事。

一时间,连续4家被灭门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谣言四起。一说有一群职业杀手,专门选择做生意的有钱人下手,进屋就把全家人杀了,然后抢走所有财物。

还有人说,歹徒都是瞄准公检法和干部下手,不为钱只为灭门,是报复政府和社会。

更有谣传,这伙歹徒都是变态淫魔,专门选择有漂亮女人的家庭动手,进门先杀死男人,将女人轮奸后再杀死。

总之,各种谣言传的一塌糊涂。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71957943308b4dc2831fd33be9d3cf4a.jpeg

一时间,县城的很多老板都暂时关闭生意,或者直接去其他地方居住。因为生意走不开的,也天天如惊弓之鸟一样。县城有个非常有钱的老板,也是全县都知道的人物,每天家里都有高达20多个身强力壮的男职工,充当保镖角色。

他家的人只要上街,哪怕是女儿去上小学,身后也跟着七八个壮汉,比铜锣湾的浩南哥还要威风。

鉴于县城的警方力量薄弱,经验不足,恐怕对付不了这种案件,市里面才派来专业刑侦人员进行协助。

不过,歹徒可不是好对付的。

警方发现了孙家儿子的寻呼机失踪了,随后几天一直在使用,怀疑是被歹徒拿走的。

于是,警方立即利用技术追踪寻呼机,发现它在案发第二天就到达省会。

这下似乎同之前的案件可以关联起来,歹徒或许真的是杀手,至少也是从省会来的。

警方为了追踪寻呼机,跑到省会花费好几天时间,才摸到了一个收赃窝点。

收赃的老板被抓后,说是一个叫做大李的废品收购站老板卖给他的。这个大李平时一边收废品一边盗窃,经常来他这里收赃。

警方去抓捕大李时,这家伙很鬼,听说老板被抓立即逃回内蒙古乡下老家去了。

刑警被迫连夜追踪,赶了数百公里的路,追踪到这个鸟不生蛋的小镇。他们又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在一所农舍抓住了大李。

没想到,抓住大李对案件没有任何帮助。大李交代,他骑着三轮车收废品的时候,发现路过的一辆长途汽车上,有人丢下来一个寻呼机。这个人应该是看到他是收废品的,就故意扔在自己的前面。

大李捡起寻呼机试试看还能用,就先放在自己家里,几天后卖给收赃的老板。

丢寻呼机的是什么人?大李根本就没有看见,也没有看清那辆长途汽车的车牌号。

经过反复审讯,证明大李并没有说谎。

看来歹徒非常狡诈,知道警方会追踪寻呼机,就故意拿走了孙家儿子的寻呼机。他乘坐长途汽车跑到省会,将其丢下误导民警,分散警方注意力。

果然警方花费很大力气,追踪的是一条毫无价值的线索。

这还不算。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23ae58aa81b6478483642b7115c2fe52.png

警方在追踪寻呼机的同时,在现场还发现了一个工作证,名字叫做董力峡。工作证是本省偏远县城一个乡镇小厂的,并不是假证件。

警方反复调查,认为这个董力峡同孙家没有任何关系。

虽然明知道,这很可能是歹徒又一个花招,刑警们还是必须调查。

几个刑警追踪到这个小厂,却被告知董力峡是工厂的一名采购员,任务是隔三差五出差进货。在几个月前,董力峡就已经死了。

说起来,董力峡死的也有些奇怪。此人非常嗜酒,一次喝醉后没醒过来,就此一命呜呼。当天董力峡喝的并不多,以他的酒量来说根本不会喝醉,更不可能喝死。他的老婆哭哭啼啼,四处向亲友哭诉自己30岁就成了寡妇。亲友们知道董力峡老婆非常贤惠,他们又有三个孩子,都选择相信他的话。

此次案件追踪到这里,也不能排除董力峡作案的可能,就将他的妻子带回局里审查。

这一查可好了,发现了一起谋杀亲夫的案件。

原来董力峡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嗜酒还好色,借助在外出差的机会,四处嫖娼作乐。由于消费能力不强,董力峡找的都是低档妓女,结果染上了一身性病,又传染给了老实巴交的妻子。做了这种丑事坏事,董力峡还在家里耀武扬威,酒后经常暴打老婆。

他的老婆因为性病久治不愈痛不欲生,又被丈夫隔三差五痛打,又无法合法离婚,就寻机用农药将董力峡毒死。

虽然有老婆的供述,毕竟董力峡尸体已经火化,现在并没有什么证据。如果放在今天,只有口供是不能定罪的,当年还是判了10年有期徒刑,毕竟是故意杀人。

不过,董力峡老婆根本不认识孙家,也没有来过案发的县城,董力峡也没来过。

董力峡老婆说,他丈夫一年前出差时丢过工作证,具体丢在哪里也记不清了。

看来,这是歹徒随手捡到的东西,拿来误导警方。

虽然破获了一起盗窃案,一起收赃案,一起杀人案,但同这系列灭门抢劫案毫无关系。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bd87e8ec85684bb1a81e6854c5f78ad4.jpeg

案件拖了快1年不能侦破,省里主管领导相当震怒,下令限期破案。

然后就在民警四处奔波的时候,本县在连续4户10人被杀后,时隔第一起案件11个月,又发生了第五起案件。

本县一个开面店的杨某,一家三口被杀,其中儿子才上幼儿园大班。说起来,杨某根本不算什么有钱人,充其量只是小老板。可能是本县有钱人都非常警觉,歹徒只能选择这种不太警惕的小角色下手。

歹徒抢走了家里的3000元现金,拿走了一些金银首饰,收获并不多。歹徒离开时,将杨家三口人活活勒死,连小孩子也不放过。

万幸的是,此次竟然有了一个活口,就是杨家的大女儿,上小学四年级。

歹徒进屋时,姐弟两人正在玩捉迷藏。杨家大女儿钻进了一个很隐蔽的破洞里,随后就听到家里的喧闹声以及妈妈和弟弟的哭喊声,吓得不敢出来。

这个破洞很小很隐蔽,歹徒根本就没有发现,小女孩才侥幸保住性命。

根据小女孩回忆,歹徒共有三个人。孩子虽小毕竟也是四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一定记忆力的。通过孩子回忆歹徒的一些对话,民警得到一些关键的线索。其中一个歹徒可能姓齐或者启,外号叫做老二,其他人喊他“老二”或者“齐老二”。

这三个歹徒对于本县非常熟悉,说出一些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东西。他们口音完全是本地的,说的一些方言也是本地特有。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eaafce45b3c9469c8eaefa0ed8c0ec5b.jpeg

歹徒进屋以后反复询问钱在哪里,拿到钱以后立即杀人灭口。在杀死杨家小儿子之前,歹徒还有争论。

有一个人认为这个小孩子很小,未必能够记事,不如放了。毕竟杀死孩子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盗亦有道,不能这么做。结果,另外两个歹徒将他一顿臭骂,说他是活腻了,自己不想活也不要连累别人,一定要不留活口销毁线索。

这伙歹徒就是本地人,目的就是抢劫,他们同受害家庭根本就不认识,没有社会交集。

可惜,杨家女儿没有看到这三人长相,又是小孩,记忆力比较模糊,一些关键地名和人名都没有记住。

这个女孩侥幸没死,却在躲藏中听到父母和弟弟被杀时的惨叫,留下了一辈子的心理阴影,非常凄惨。

现场几乎没有留下线索,却在废纸篓中找到了两张几个月前的《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

民警们询问了杨家大女儿,得知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又整天在面店忙碌,从来不看书看报,家里也从没有报纸。

此刻民警已经明白,之前歹徒每次都在现场故意留下错误的线索,试图误导警方办案。

错误线索也是线索,说不定能够提供一些东西。

有意思的是,警方在检查这份假线索时,意外在报纸不起眼的地方,发现用铅笔淡淡的写着一个电话号码。

这又是歹徒在路上捡到的报纸,同这伙人完全没关系呢?

现在警方毫无线索,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每一个线索都要去调查。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bf0bbeb9ed714cb6ab4d2ba2c5f22ffa.jpeg

刑警调查了这个号码,发现就是邻县一个住户的家庭电话。警方找到了这个住户,稍微调查就排除了他的作案嫌疑,此人已经70多岁高龄。

老头子介绍,他在案发的县城只有一个社会关系,就是自己的表外甥,也就是表妹的儿子。这个儿子40岁,是县城一个国企的干部。

刑警立即找到这个干部,经过调查他也没有作案时间,不可能是凶手。

看到报纸上的号码后,干部说确实是自己在几个月前写的。当时他忘记了老爷子的号码,就打电话向母亲询问了一下。通话时,他随手记在报纸上,稍后抄到通讯录里。

至于这些报纸,都是公司统一订购的,大家只能在单位看看。看完后将报纸存下来,到月底统一卖废纸做办公室经费。

刑警们大感失望,看来这又是假线索了。

就在刑警们离开的时候,这个干部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却让案情有了巨大的变化。

干部说,这些报纸是公司雇佣的清洁女工冯某,负责处理的。公司曾发现卖废纸的金额,同冯某上交的有不小的差距,看来是贪污了一部分。

不过卖废纸根本就没几个钱,大家把差额当作是冯某的辛苦费,没有追究。

这本身没什么,也没有引起刑警的注意。

关键在于,冯某身体不好,干不了粗重的活,搬运报纸都是让她的丈夫齐江飞来负责的。

齐江飞是个瘦子,本来是乡下一个林场的农民。后来他同妻子到县城打工,自己做一些粗苯活,妻子当清洁工,收入都很低。

如果齐江飞夫妻偷走了一些报纸卖废品,那么他们就可能接触到案发现场的报纸。

更重要的是,杨家大女儿说歹徒有个人姓齐或者启,外号叫做老二。

而齐江飞在家里就排行老二,在公司也有人喊他这个外号,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根据刑警调查,齐江飞倒是没什么大的劣迹,只是年轻时候打过几次架,蹲过几次派出所而已。当地年轻人好勇斗狠的很多,酒后打架蹲局子也是寻常事。

现在不管齐江飞是不是歹徒,警方没有其他任何线索,只能对他进行调查。

民警们在家里将齐江飞堵住,押到所里进行调查。

此时,民警们又发现了一些疑点。齐江飞的手掌上,有两条新鲜的伤疤,一看就是被利器割出来的。

询问他是怎么回事,齐江飞说是几个月前帮人搬东西的时候,被金属划伤的。

在问齐江飞在这几起案件发生时,人在什么地方,他说是在家。

齐江飞的老婆也一口咬定,那几天丈夫都在家。

警方并没有随便相信他们,去调查了他们的社会关系,果然发现了问题。他的邻居曾有一天来找齐江飞打牌,老婆却说他不在家。看来这两口子是在胡说八道,齐江飞有作案时间。

当时是1999年,刑侦上的DNA技术还没有普及,只有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才有实验室可以检测。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29e6cdfd3fff42bb9ef3ae540dceedce.jpeg

这起案件涉及高达13条人命,特事特办,获取了齐江飞的DNA同现场血液进行比对。

本来刑警们并没有报什么希望,如此狡猾的歹徒,怎么可能将同自己相关的报纸丢在现场?

就算刚出道的小贼,也不会这么傻吧?

没想到,结果竟然出人预料。

检测证明,齐江飞就是杀害齐老板一家的真凶。

刑警们大喜过望,立即对齐江飞进行突击审讯。

眼见证据确凿,齐江飞也无法抵赖,交代了另一个同伙叫做张广洋,就是那个体型肥胖的家伙。

警方立即出动,几天后将躲在深山老林一个林场的张广洋抓捕归案。

不过,齐江飞拒绝交代第三个歹徒是谁。

根据现场判断,最后两个案子他们是三个人作案,而不是两个人。奇怪的是,齐江飞一口咬死只有两人,还说他连张广洋躲藏的地点都交代了,怎么可能还会隐瞒。

直到张广洋归案以后,警方才恍然大悟。原来第三个歹徒,就是齐江飞的亲弟弟,齐家老三齐海飞。

警方刚刚抓捕到齐江飞的时候,齐海飞还不知道,并没有立即逃窜。齐江飞死撑的这几天时间,齐海飞当然知道哥哥被抓,一溜烟的逃到外地,不知去向。

警方一面张贴齐海飞的全国通缉令,一面继续审讯齐江飞、张广洋。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259282a74c7c4f53a79589890630dbe4.jpeg

根据齐江飞交代,他的外号就是齐老二,而且来县城打工之前就杀过人。

他同邻村一个流氓有矛盾,打过几次架。一次上山干活时候,他恰好遇到流氓,又争吵撕扯起来。齐江飞没打赢,一时气不过,挥舞锄头将流氓砸倒,后者竟然死了。齐江飞大惊之下,只能挖了个坑将流氓尸体埋了。他所在的林场非常偏僻,天高皇帝远,当地干部抱着大事化小的态度,就说这个流氓可能去外地了,此事不了了之。

齐江飞杀人以后,不敢在林场继续住下去,就带着老婆来到县城。

没想到此时恰好是下岗潮,县城工人大量失业找不到工作,更别说齐江飞一个进城农民。夫妻两人做最低等的工作,一个是搬运工,一个是清洁女工。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还要养孩子,几乎活不下去。

这样持续了一两年后,齐江飞心态开始失衡。他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技能,靠出苦力不要说发财,连生活都无法维持。

于是,他回林场找到儿时玩伴张广洋,说要一起去抢劫致富。

张广洋也是穷的一塌糊涂,吃了上顿没下顿,当即同意了齐江飞的建议。这两人都曾经应该打架闹事蹲过看守所,张广洋还曾因此被劳教过1年。以前少管所叫做罪犯的镀银,劳教所叫做罪犯的镀金。进入劳教所可以认识各种罪犯,借此学到的很多犯罪经验。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0f5594f6bf4141318341db222dce1043.png

张广洋将这些经验,都告诉脑子灵活的齐江飞,两人定下了抢劫的计划。

每次他们选择一家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的富户下手,进屋就一定将所有人杀光灭口,不留下什么线索,同时还留下假线索误导警方。

之前那些火车票,都是他们刻意搞得假线索,都是在火车站附近捡到的。杀死干部后写的血字,也是试图误导警方是熟人作案。他们甚至将受害者呼机带到省会丢弃,误导警方赶去追踪。

这系列案件做的都很成功,不过在准备抢孙家时,发现他的儿子是个民警,身强力壮。孙家老爸也是高大魁梧的人,家里还有个又高又胖的女人。齐江飞认为自己比较瘦弱,加上张广洋也未必能够对付这两个壮汉,那个老娘们看起来也不好对付。于是,他就拉上了三弟齐老三,也就是齐海飞。

齐家的关系很复杂,几个兄弟的母亲不同,只有齐江飞和齐海飞是同父同母,互相比较信任。

三人在一起,又连续做了几个案子。齐老三相对有点人性,建议别杀孩子的就是他,却被其他两人一顿臭骂。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e6cc9445415142389774a018734fe19a.png

所有案件的规划者都是齐江飞,在现场留下假线索的也是他。

有意思的是,一年做了这么多案杀了这么多人,却根本没事。

齐江飞开始非常轻视警方,认为这是一群吃干饭混日子的,根本破不了案。

在最后一起案子时,他本来应该在街上捡一些什么东西,作为假线索丢在现场。由于太轻敌,齐江飞随手在从单位捡回来的旧报纸中拿了两张,看也没看,就带走丢在现场。他试图误导警方,作案者是比较有文化的人,而他们三个歹徒都属于半文盲,识字有限,从不看报纸。

做梦也没想到,报纸上竟然有一行电话号码,借此锁定了自己。

玩了一辈子老鹰,最后被小鸟啄瞎了眼睛!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21009/a665de1af7af45e382cbea4c458645a5.png

其实,齐江飞和张广洋,并不仅仅做了这几个案子。

在做了第一起案子后,他们有大半年没敢在本县作案。两人为了避风头流窜到邻省,用同样方法入室作案两起。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们作案都选择只有女人的家庭。第一次抢劫入室,将女主人打死,抢走了全部财物,倒是放过了还是婴儿的孩子,毕竟婴儿不记事;第二次他们冲入一户人家,将这家的婆婆和儿媳妇全部杀死,又将两个上学的孩子杀死灭口,抢劫后逃走。

前后加起来,他们一共杀死超过18人。

至于那张董力峡的工作证,是他们流窜作案时住在一个小旅馆中,隔壁住的就是董力峡。他们趁着董力峡去洗漱的机会,溜入屋内偷走了工作证,随后以他的身份四处住店,躲避侦察。

这几个歹徒作案手段并不算高明,却能连续杀死18人,利用一些假线索轻松摆脱追查。

这才是让人惊奇的。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