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萨沙讲史堂
萨沙讲史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50,459
  • 关注人气:3,2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家公司如何能够征服印度?1600年12月31日东印度公司获得特权

(2021-01-04 11:34:07)
标签:

历史

分类: 历史

http://p2.itc.cn/images01/20210104/8d33de7b7b4046fb8294fbf693e9b379.jpeg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一千四百一十一期】(历史系列第691讲)

一家公司如何能够征服印度?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特许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

http://p0.itc.cn/images01/20210104/7d98b0f6c658424ea9dba1222493208f.jpeg

东印度公司的历史悠久,创建于1600年。他的创建者是一群强有力的英国商人,共有125个持股人之多,另外有1个总督和24名董事负责日常事务

1600年12月31日获得了英国王室给予他们,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其实,东印度公司并不是简单的贸易公司,而是一个地道的殖民公司。

东印度公司可以看做一个微缩的国家,国中之国。

之所以英国政府不出面,是试图以东印度公司作为缓冲,以防止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列强对大英帝国的反感和对立。

东印度公司的目标,自然首先是印度。

这个公司开始在印度并没有什么势力,直到1608年才在印度半岛西岸的苏拉特,建立了一个贸易点。

http://p2.itc.cn/images01/20210104/3b8e2ceadc074692a293464c7215bc17.jpeg

而此时,其他列强早已进入印度。

早在16世纪,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已经达到了印度,开通了从欧洲出发,经过非洲、到达印度甚至东南亚的路线。

刚刚在印度站住脚,葡萄牙人就攻击在这里做了上百年生意的阿拉伯人,公然抢劫甚至摧毁他们的商船。

很快,大部分阿拉伯商人就被赶出了印度,葡萄牙人垄断了这里的贸易。

荷兰人后来居上,在1595年已经进入东南亚。

从1595年4月至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

这些公司之间存在恶意竞争,对大家都不利,很快他们联合成为1家公司。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荷兰东印度公司。

http://p7.itc.cn/images01/20210104/19890efc291546a3b55afce71a61dc07.jpeg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荷兰国家议会授权东印度公司在东起非洲南端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

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是国家特许的殖民集团,上面说了,他就是一个国中之国。

公司可以建立港口和军事基地、编组军队、发动战争、审判犯人、同别国谈判,甚至还可以发行货币。

荷兰政府在公司入股很多,借机操纵。

荷兰东印度公司很快发展到150艘商船、40艘战舰、2万员工和1万精锐雇佣军的水平。

在当时的整个世界,能够拿出40艘战舰、1万精锐军队的国家,屈指可数,由此可见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雄厚实力。

它的实力也渗透进入东亚,开始打击宿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以武力开道,同中国和日本做生意,

1604年,东印度公司军舰进攻大明的澳门、澎湖,试图以此作为与明朝贸易的基地,被都被击溃。

1624年,荷兰人开始侵占台湾南部地区,修建了台湾城以及赤崁城,直到20年后被郑成功打败。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获得巨大的利益,在17世纪中期释放证券供人认购时,总数高达650万荷兰盾。

而当时荷兰国内的高收入者,月薪仅仅一二百盾。

即便如此,由于对东印度公司有着极高的信任,650万盾瞬间被抢购一空,仅仅阿姆斯特丹一地就抢购了一半。

http://p4.itc.cn/images01/20210104/2f271f56b2a5463587af673d469b60d3.jpeg

鉴于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成功,开始崛起的英国也不甘落后。

1588年,英格兰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成为世界最强的海军之一。

在英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下,英国东印度公司迅速壮大起来,开始对付这里的旧主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

此时荷兰人正在同西班牙人打仗,战争持续到几十年后的17世纪中期。

于是,荷兰人和英国人结盟,划分了在亚洲的势力范围。

英国政府授予东印度公司建立武装的特权,它们的军队在1612年打垮了葡萄牙人,夺取了印度洋的贸易支配地位。

莫卧尔帝国皇帝贾汉吉尔并没有重视这个变化,认为英国人和葡萄牙人没有什么不同,继续和他们做生意。

当时莫卧尔帝国控制了百分之七十的印度,已经成为东印度公司的目标。

英国东印度公司很低调,作为英国政府和莫卧尔帝国的中间商人。

http://p9.itc.cn/images01/20210104/a15c02486d354d63a05a3a24975d498b.jpeg

莫卧尔帝国皇帝贾汉吉尔,被东印度公司的谦卑、巴结迷惑,认为他们是友好的商人。

贾汉吉尔曾对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热情的表示:作为对你的王室的恩爱,我向所有我统治的王国和海港下令,接受任何英国商人作为我的朋友。他们可以在任何他们愿意的地方居住,他们享受无限制的自由。不论他们到达哪个海港,葡萄牙或其他人不准打扰他们。不论他们在哪个城市定居,我下令给所有我的总督和长官,给予他们任何可以给予的、他们所需要的自由。

他们可以任意交易,和向他们的国家运输。为了巩固我们之间的热情和友情,我希望陛下下令您的商人,用他们的船运来各种珍品和适合我的王宫的商品,以及您有机会给我传递您的王家信件,以让我为您的健康和事业发展而欢欣。愿我们的友谊永恒。

有了皇帝的支持,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全面扩张,在苏拉特、金奈建立了大本营,实力渗透进入孟加拉。

经过长达30多年的经营,到1647年,公司在印度已经建立了23个基地。

此时控制在果阿、吉大港和孟买建有基地的葡萄牙人,已经远远不是对手。

http://p7.itc.cn/images01/20210104/72ab38391e73445b8ce09a1a6f1c448c.jpeg

有意思的是,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孟买作为嫁妆被凯瑟琳带给英国。

1668年,英王将孟买承包给东印度公司。

1670年查理二世更发布了五条法律,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令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地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利。

由此,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需要的一切权力,成为国中之国。

到了1690年,公司已经是印度洋无可争议的霸主。

作为英国的先锋,它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此时,东印度公司已经控制了内部分裂的孟加拉、金奈和孟买。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征服印度大陆。

然而,东印度公司毕竟是公司,以赚钱为第一目的,仍然立足于商贸。

http://p6.itc.cn/images01/20210104/a6f85f5d6633442da733da1e108e7cfe.jpeg

东印度公司的主要贸易货物是棉花、丝绸、靛青、智利硝石和茶叶,后来又开始贩卖鸦片。同时东印度公司,不断对荷兰人通过马六甲海峡对香料贸易的垄断挑战。

1711年,东印度公司在广东建立贸易点,用白银换取茶叶,逐步转为鸦片贸易。

从18世纪开始,东印度公司开始逐步占领印度大陆。

此时,莫卧儿王朝已经名存实亡,皇帝沦为傀儡,印度分裂为数百个土邦。

这为东印度公司殖民入侵,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他们依靠强大的财力,建立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兵力众多的军队。

印度的土邦实力有限,互相战争不断,内部民变也很多,根本无力对抗东印度公司。

莫卧尔皇帝彻底放弃了对孟加拉、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的统治。

克莱芙由此成为第一位英国在孟加拉的总督。

http://p8.itc.cn/images01/20210104/0d3ceae786444ca8b0016c8b5904694b.jpeg

一些印度土邦试图利用法国人,来对抗东印度公司,也获得一些成功。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混乱,法国人自顾不暇,东印度公司趁机占领了整个南印度、东印度和西印度。

东印度公司的方法是软硬兼施。

软的方面主要也是用各种手段拉拢土邦国王,让他们归顺,以维持自己半独立地位;硬的就是对不愿意屈服的土邦,采用武力攻击。

印度四分五裂,比中国的五代十国还要乱的多。东印度公司基本是拉着一个土邦打另外一个土邦,自己并没有出动太多部队。

同时,东印度公司开始大量雇佣印度籍士兵,在1757年只有2000人,到1857年已经超过20万。

就实力上来说,没有一个印度土邦可以拿出20万军队,更别说还是现代化军队。

可见,印度被殖民几乎是必然了。

http://p4.itc.cn/images01/20210104/a92e4c98825944519b560273f5fe5f1d.jpeg

简而言之,东印度公司像寄生虫一样吸附在印度,完全是以印制印,事半功倍。

在公司成功的手腕和存在代差的军事优势下,印度只剩下北部的德里、奥德、拉杰普塔纳和旁遮普等土邦,还完全维持独立。

不过,东印度公司毕竟是公司,对于政府的运作并不擅长,甚至漠不关心。

他们用尽手段榨取印度的财富,包括贵重金属、宝石、各种矿藏以及农产品。

印度的财富以极低的价格,被东印度公司收购,以赚取巨额的利润。

印度农民穷困潦倒,要遭受土邦国王和东印度公司的双重剥削,接连出现惨剧。

http://p3.itc.cn/images01/20210104/775c1da716d44a829a84efbf232c4406.gif

在莫卧儿王朝时代,印度农民需要交纳10到15%的税。

根据1765年签订的《阿拉哈巴德条约》,莫卧儿王朝的沙阿拉姆二世皇帝将收税权授予东印度公司,英国将税收增加到50%。而莫卧儿王朝实际上并没有停止收税,于是印度农民等于要交纳双重税收,高达收入的60%。

这样一来,大部分印度农民只能维持最低程度的温饱,不能经历任何灾难。

1770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因持续6个月的可怕旱灾,导致该国六分之一居民饿死。

这也是18世纪最大的灾难之一。

http://p9.itc.cn/images01/20210104/8a258adb81014a10a14fb968b16f31a3.jpeg

由此,东印度公司受到很大的指责,认为它草菅人命,救灾不力,只顾自己赚钱。

而东印度公司,也逐步被控制殖民地的巨大军费和行政开销压垮。

1773年国会通过了《茶叶法案》。

这个法令给予东印度公司在与美洲贸易时更大的自主权。公司的垄断行为导致了波士顿茶叶事件。这是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一个重要导火线。

英国卷入美国革命,而法国也濒于爆发革命。

http://p5.itc.cn/images01/20210104/ddab763e065d47a8a996d4a23d78bccc.gif

19世纪,东印度公司完全控制了印度。这似乎是一个辉煌的胜利,实际上却正好相反。

公司的开销越来越大,入不敷出,最终濒于破产。

从1813年开始,东印度公司逐步停止贸易,而只是作为政府的代理人管理殖民地。

到了1857年印度大起义后,东印度公司已经衰败不堪,将所有管理都交给了英国政府。

然而,英国东印度公司能够以区区三四万雇员,却能征服人口数亿的印度,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至少在大部分时期,这个公司并不是用武力开道,而是用各种和平手段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今天很多印度人认为,英国人是使用更先进的文化和管理制度,实现了对印度的控制。

直到今天,印度人还在使用英国人修建的铁路网,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采用英国的政治制度,国内到处都留下浓厚的英国色彩的建筑物。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