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话兵竟然呵斥军长让他别啰嗦: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2020-10-16 09:10:34)
标签:

历史

分类: 历史

https://p0.itc.cn/images01/20201016/77b9396d0f284704857c26af284a6231.jpeg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电话兵竟然呵斥军长让他别啰嗦:1952年10月14日朝鲜战争上甘岭战役开始。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016/9b5e9eed257a4fb088a5d6415af4775d.jpeg

萨沙看上甘岭战役的资料,无意中看到这么一段。

《上甘岭战役中的秦基伟》写了这么一段: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与困守上甘岭坑道的部队通话。好不容易接通了电话,秦基伟刚说了一句:“转告坑道里的同志们,军党委和军首长都很惦记前面的同志……”就被电话员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首长别啰嗦了,拣要紧的说,先下命令吧。”

看到这里,萨沙非常吃惊。秦基伟是军长,电话员只是普通士兵。解放军比较讲究平等,但军官和士兵还是有明显区别。原则上,战斗期间,军官没有询问,士兵是不能主动开口的,更别说出言斥责军长。

秦基伟又不是说了很多废话,刚刚说了一句客套话就被打断。

电话员为什么这么不给面子?

有意思的是,秦基伟事后却并不生气,反而说:“战士们做得对啊!那时牺牲了很多通信兵,也很难保障电话长时间畅通,只能抢一句算一句。”

道理就是这样。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016/c79e99623488441bb0ecdf5f88dfe609.jpeg

由于美韩军对上甘岭进行饱和炮击,在43天的战斗中,一共向志愿军阵地发射了190余万枚炮弹,5000余枚航空炸弹。

当时无线电步话机比较落后,经常出现信号中断。而采用有线电话比较可靠,志愿军却无法保证电话线的完好。

有时候一天电话线就被炸断几次,每次都要派通信兵冒着生命危险去接好。

白天志愿军不活动,通信兵几乎是唯一的目标,成为美韩军火炮打击的重点。

这种情况下,他们伤亡惨重也就是容易理解的。

上甘岭电话通讯的每一秒,都是用命换来的。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016/44572e862ca74318aa7f5a8d70445613.jpeg

所以,电话员才会怒斥,让首长不要说客套话。站在他们的角度,这完全没错,说不定什么时候线路就又断了,还要用人命来换通话时间。

营部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冒着敌人强大炮火去查线。结果连续接了几段,身上多处负伤,奄奄一息。

http://p4.itc.cn/images01/20201016/b8c8f860d6554a14ada6fc617ca08fbc.gif

在生命最后一刻,牛保才将最后一段电话线接好,在被炸断之前维持了3分钟的通话时间。

在营指挥所的一三五团副团长王凤书,就在这宝贵的3分钟里,向坑道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

而牛保才就牺牲在电话线傍边,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3分钟。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016/fbfd1c1d5c2d41399aa8d549cf650955.jpeg

志愿军老兵郭平友就是这样一个通信兵,他曾经7次接通线路,九死一生。

他回忆,当时敌人子弹炮弹,就在头顶飞过,却不能随便停下,因为停下来更危险。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死亡,郭老也是很害怕。他毕竟是人,不是机器。但为了执行任务接通上甘岭阵地和后方的联系,他必须勇敢坚强的工作。

通讯电线不知道被炸断多少次了,每次炸断就要派人上去维修。如果一段时间电话没有接通,人也没下来,就意味着这个通信兵牺牲或者重伤了,得再派人上去。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016/08404deed20c42868546582b3d504c8c.gif

另一个通讯兵没有郭老的好运,他受了伤。在距离电话线断裂处不远的地方,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通讯兵头部被弹片击中,顿时血流满脸,剧痛无比。这种情况下,他强忍着剧痛,爬行过去将电话线接好。由此,他回来后被授予二等功。

此次的战役颇为惨烈,林彪曾直言不讳:上甘岭是肉碾子。

双方火力猛烈,投入兵力又多,伤亡很大。

http://p5.itc.cn/images01/20201016/2031494fa7604aa7ac5c09a78be3371b.jpeg

战役最后阶段,双方抢夺537.7高地北山。

11月11日志愿军92团击溃南韩军32团,占领北山阵地。12日,南韩军17团赶来增援,同32团一同进攻,美军负责给予饱和炮火攻击。92团激战3日,因伤亡过大,被迫撤下阵地,由93团接防。然而,93团也只坚守了4天,就在18日由34师106团接防。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1个团只能坚持3到4天,是什么概念,平均每天要伤亡多少人?

106团团长武效贤分析了局势,认为以往依靠兵力优势的打法,在这里未必可行。

他重新扩大了反斜面藏兵坑道,借此减少己方伤亡。

http://p7.itc.cn/images01/20201016/ac92518ae9f043769c8b279de254be47.gif

同时,在反攻时强调最大程度发扬火力,随后灵活的使用兵力,而不是硬拼硬打,尽量减少伤亡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战果。

由此,该团一直坚守到12月25日,尚且牢牢控制阵地。

这边,轮到南韩军第2师因伤亡过大撤退。

11月28日美军命令停止争夺537.7高地北山,美军结束“摊牌行动”。

2月15日,志愿军34师106团将537.7高地北山交接给志愿军第15军45师。

上甘岭战役结束。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016/96ef3d27cc334812856346d0ab763528.jpeg

上甘岭战役的美韩军炮火强大,但我军也并不能算弱。

按照《抗美援朝战史》记载,上甘岭战役于10月14日凌晨4时开始,志愿军67门高射炮掩护2个炮兵师共110门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以及2个营共24辆卡秋莎多管火箭炮参战,43天共发射炮弹40万发(含小口径火炮)。虽这只是美韩军发射炮弹的四五分之一,在志愿军历史上已经是惊人了。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016/cfa2c7911ce14c0cbe492b6e43d9ef39.gif

双方伤亡究竟多少?

根据我国统计,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阵亡4838人,伤6691人,一共是1万11529人。

美国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的数字是,美军阵亡365人,伤1174人,一共是1539人。

韩国国防部官方历史统计韩军阵亡1096人,伤3496人,失踪96人,一共是4688人。

也就是说,美韩方公布的伤亡总数为6227人。

不过,沃尔特·赫姆斯的作品《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认为:美军5000人,韩军10000人。

在炮弹投射量相差四五倍,且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这种伤亡对比已经算是不错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