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不尽早对日本石油禁运?1940年9月23日日军进驻中南半岛

标签:
历史 |
分类: 历史 |
https://p7.itc.cn/images01/20200925/3e81144d80b24df48ecda635fa158eb9.jpeg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美国为何不尽早对日本石油禁运?1940年9月23日日军进驻法属中南半岛,并占领该地。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925/e766d331d2164f0dadc8be171a5c0f91.jpeg
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从此,英美根本上改变了对日本的态度,开始进行石油等战略物资的禁运。
1940年6月,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德军占领法国,并在南部成立了傀儡政权维希法国。
虽然纳粹德国许诺维希法国可以保留海外殖民地,后者明白都是虚的。
9月,对中南半岛一直虎视眈眈的日本,开始在边境集结大部队。
维希法国在越南的殖民政府,无力依靠自己的军力抵抗日军。
如果日军直接入侵,维希法国也没有办法抵抗。
这种情况下,维希法国被迫认怂。
双方进行了谈判,在9月22日达成协议。
维希法国允许日本进入越南北部,要求最多只有6000人,即便爆发战争不能超过2万5000人。
在谈判期间,日军一线部队已经迫不及待,抢先发动了攻势。
9月22日,日军第5师团首先攻入越南,同试图拦阻的1个旅的法国殖民地军队和法国外籍兵团发生战斗。
法军固守谅山同日军激战,战斗持续到25日才结束,谅山被日军攻占。
http://p0.itc.cn/images01/20200925/540e6725e4684d96bc80d2d05f7eb3fa.jpeg
9月22日双方达成协议,法国强调禁止日本陆、空及海军从中南半岛发动军事进攻,除非得到双方一致协议。
日军一些将军认为,这个协议是无稽之谈。
如果按照协议执行,日本占领中南半岛有什么意义?
于是,日本军头们不理会协议,仍然四面出击。
26日,4500名日军在海防以南强行登陆,法军做出了轻微抵抗。
至此,维希法国已经无可奈何,只能彻底服软。
由此,日军攻占在河内市郊的内排空军基地,在云南边境老街及北江市的火车站,在海防及河内分别留驻900名及600名日军,这些行动已足够有效的封锁中国,无法得到从越南运入中国的军火武器。
此时,中国和外界的交通线,只剩下一条经过缅甸的滇缅公路,崎岖难行,运输量有限。
作为交换利益,日本在27日同纳粹德国及意大利王国签订军事同盟,作为对德国的感谢。
此举表面上是封锁中国,却引起了英美的愤怒。
日军入侵越南,也就意味着他们开始执行南进政策,同盟国为敌,战争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925/2c6f5cd99bb7486d8b2584a95f8da437.jpeg
1940年7月20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一份对日本道义禁运的声明,对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和某些铁矿、废铁实施禁运。
1941年1月,日本的盟友泰国军队,开始向老挝和柬埔寨发动大规模攻势,击溃了这里的法国军队,一举占领老挝,又深入柬埔寨境内。
1941年5月9日,在日本的威胁下,维希法国通过条约放弃了争议领土。法国割柬埔寨马德望省大部分和老挝境内湄公河以西,54000平方公里的领土给泰国。
日本在中南半岛肆无忌惮,看来南侵已经开始。
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终于决定采用强硬政策。
1941年7月28日,美国宣布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冻结日本在美国内的所有财产,包括实行石油禁运。英国和荷兰也纷纷效仿,英国切断了婆罗洲向日本的石油供应;美国说服荷兰东印度公司暂停向横滨和长崎运送石油。
此举,对于日本有着决定性的打击。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925/7c12cabca5b944599ce030b3ddc850cb.jpeg
当时日本只有本土、库页岛等少数地方可以生产石油,产量尚且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日本被石油禁运,现有石油的库存仅能使用1年左右。而日本还在中国大陆进行激战,1年以后不要说同英美作战,连和中国的战役也要停止了。
1941年12月7日,在屈服和盲干中,日本选择了盲干,冒险空袭美国珍珠港,由此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迅速占领印尼的油田,在1943年恢复产量到5000万桶,大约是1940年产量的四分之三,大体满足了需要。不过,这些石油必须通过船只运输,成为美国潜艇猎杀的对象。
1944年日本进口石油已经下降到前1年的一半,到1945年则完全断绝。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925/7a786e8dc3a4474cb2ec0628eb5d9236.jpeg
有人问,为什么美国不在1939年甚至1937年就对日本禁运,迫使它停止侵华呢?
主要两个原因:
第一, 美国试图争取日本。
自古以来,地缘政治就没有什么正义或者不正义的说法。
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二战之前,英美法是最为仇恨苏联的,甚至远远超过仇恨德国。
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为了利用苏联拖住德国,英美仍然给了苏联高达113亿美元的物资援助(当时币值)。
同样道理,苏联和日本有着张鼓峰、诺门坎等多次武装交火,都恨不得吃掉对方。
但苏联有强敌德国,日本则陷入中国战争泥潭,还要试图南下攻击英美法。
在这种情况下,这对死敌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互相不进攻,将对峙的部队纷纷抽走去其他战场作战。
有意思的是,当德国投降以后,苏联第一时间撕毁协议,使用170万大军打垮了日本关东军。
道理就是这样,地缘政治是冷酷无情的,有着自己的原则,不是讲感情的。
当时日本是个强国,中国是个弱国,在日本没有明确是美国为敌之前,美国必须尽量争取它在自己一方。
在中日爆发战争之前,德国和中国的关系非常良好,出售给中国大量武器弹药。
战争爆发以后,德国就选择和中国断交,和日本合作。
这倒不是说德国对日本有什么好感,仅仅是不会有人希望找一个弱的盟友,都会找强者。
当时日本具有世界排行前三的海军,还有数百万陆军部队,是个军事强国。
就美国来说,他不希望日本成为敌人,要尽量拉拢它,至少让他保持中立。
为了衰弱的中国,强行让美国和日本为敌,没有政客会这么做,美国国会也绝对不会同意。
http://p7.itc.cn/images01/20200925/eac875863fdb492f837ab8d3669c25aa.jpeg
第二, 在商言商
美国是个商业国度,大型企业的实力强大,又有政治影响力,他们需要赚钱。
而日本则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显然不可能中止和日本的经贸,这会严重影响国内经济。
在和日本保持商业贸易的同时,美国也在同中国做生意,两边都卖。
这在美国商人看来没什么稀奇,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
对于商人来说,没有什么盟友一说,只要能够赚钱的就是盟友。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