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听听孩子的心里话》有感(周志坚家长)
(2019-06-01 10:41:20)
标签:
家长读书经验分享 |
分类: 美文分享 |
我家周志坚今年五年级了,他入学以来在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帮助下,很快的适应了学校的生活,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学习习惯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学生。自从前年我生了二胎,我又是一个在职妈妈,就没有很多的时间关注他。有时工作的不顺再加上带娃的辛苦会不自主的把火气发在志坚身上,不给他申明,也不听他的心声,直到他的问题一个个冒出来时,才发现我的教育严重失当。
自从上周我翻了《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作为妈妈,又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需要耐心、爱心和技巧去学习的课程。妈妈以身作则,孩子“不令而行”,孩子身上的问题,正好可以反思自己。大家都说: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一个孩子身上的问题,刚好可以折射出一个家庭存在的问题。教育者要身教胜于言传,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孩子,妈妈更要用爱的语言使孩子幸福,让孩子体验爱的力量。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意图,站在孩子的立场体会孩子的感受。对于孩子的感受,一定要及时做出回应。了解孩子的真心后再引导、帮助他成长进步,绝不做专制、粗暴的打压者育方式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到:教育者跟受教育者之间应该平等交流。
确实,教师和家长本来就只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我们为什么非得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压制逼迫孩子呢!作者对她女儿的教育是宽容、平等的。她时常跟女儿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她的家里,她的女儿像大人一样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对话一点也不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严肃正规。她的女儿可以很自由地阐述自己的心声,尤其是不赞成的意见,孩子可以反驳父母的不是。有些话当时没机会或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她还用书信跟女儿交流。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她的女儿开朗乐观、积极向上还善良友爱,更重要的是有主见、独立性强。
事实上当今往往很多的的家长们(也包括最近的 我)只会想“他只是一个孩子,懂什么?”“他应该听我们的安排,我们都是为他好”等等之类的。我们从来都忽略了孩子陈述自己想法的权利,我们似乎忘记了孩子也是有想法的、孩子也可以有诉求的。当孩子被大人认为做错事情时,他们总是被批评、指责,当他们想解释和辩解时,总是被这样的话打断:“你不要辩解了,这没用”,“闭嘴”,“做错了事情,你还有理!”……这样的话在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时出口成章,我们好像当成理所当然的,作者说得好,即使罪犯还有申诉的权利呢?我们凭什么这样对孩子?他们就这样被“枪毙”了?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孩子越来越不快乐,甚至越教孩子问题越多。问题就出在一方面家长大多数是主导型的教育,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根本没有考虑孩子是否接受;另一方面,孩子在家长的主导下,从生活到精神上都失去了独立性,所以作者郑重地澄清家长的教育角色,请他们用“引导式教育”而非“主导式教育”来教育孩子。
教育永无止境,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