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7-01-13 13:35:27)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试卷满分100分,共4个大题,24个小题。其中单选题12题,36分;多选题5题,15分;填空题3题,10分;计算题4题,39分。
(二)考试内容
本次考试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本学期学习的必修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以及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质点、位移与路程、时间与时刻、速度、运动的图象、伽利略理想实验、纸带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包括自由落体运动)、相互作用(包括劲度系数、重心、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有弹力、合力及平行四边形定则、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国际单位制基本量、超重与失重、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题量适中,没有特别难的题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及应用。考查学生的审题、分析物理过程及受力情况、运用运动图像、正确列方程式并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二、考试情况分析
(1)高一良知5班
高一良知5班总人数为65人,此次考试中最高分为84分,最低分25分,平均分57.1,优秀率0,及格率47.69%;优秀档临界生3人,良好档临界生7人,合格档临界生3人;班级成绩分档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高一良知5班成绩分档统计表
分档 |
分数区间 |
人数 |
占比 |
优秀 |
[85,100] |
0 |
0% |
良好 |
[70,85] |
17 |
26.15% |
合格 |
[60,70] |
14 |
21.54% |
不合格 |
[0,60] |
34 |
52.31% |
(2)高一良知6班
高一良知6班总人数为66人,此次考试中最高分为91分,最低分17分,平均分56.9,优秀率7.58%,及格率43.94%;优秀档临界生3人,良好档临界生3人,合格档临界生7人;班级成绩分档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高一良知6班成绩分档统计表
分档 |
分数区间 |
人数 |
占比 |
优秀 |
[85,100] |
5 |
7.58% |
良好 |
[70,85] |
14 |
21.21% |
合格 |
[60,70] |
10 |
15.15% |
不合格 |
[0,60] |
37 |
56.06% |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4题考查的是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什么情况下的落体运动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但部分同学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不到位,导致此题失分。
第7、16题考查的是弹力的相关知识点,其中7题考查的是胡克定律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还涉及了受力分析及共点力平衡,要求学生分析出两种情况的受力情况并列出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结果,但在此题中需要准确的找到弹簧在拉伸及压缩两种情况下的伸长量。16题考查的是判断情境中两物体之间是否存在弹力,要求学生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判断弹力的方法。
第8题考查的是三个力的合成的方法以及合力的大小范围,先用两个力合成以后再与第三个力合成,此题中还需用到数学知识求解合力的大小,学生容易漏掉题目中的一些条件,也容易直接将三个力直接进行加减运算而得出错误答案。反映了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第9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认识。第21题考查的是平衡问题,此题需要学生对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受力情况利用力的合成或正交分解等方法结合数学问题列出方程求解问题;而学生在解此题时利用数学知识的时候易出错,还有就是不会用力的合成方法求解问题。
第22、23题考查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需要学生分析清楚运动情况及某段时间对应的运动过程。22题是自由落体运动,将数据代入相关的运动学公式即可求解出结果。而23题则是有两个运动过程,分别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以及匀速直线运动。这两题的得分情况还可以,但有部分同学失分是因为粗心,在对公式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失分,而有的同学则是将不同的运动过程混淆不清。
从本次的考查测试中发现学生们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对基本的概念掌握不牢固,概念不清楚,有模棱两可的情况。
2.审题不严,分析不够严谨,不全面,找不到题目中问题的关键。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在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知道该用哪个,即使公式选择对了,在应用过程中也没能注意到物理量的矢量性,要根据所规定的正方向确定其他各物理量的正负值。
3.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回答问题凭感觉
4.实验探究问题处理能力差
5.答题不规范,在答题的过程中没有适当的角标区别不同物体运动所涉及的物理量。
三、解决措施: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做到以下几点
1.
2.
3.
4.
5.
总之,对于平时学习不扎实、基本方法、基本技巧掌握不到位的学生,此次考试考得不理想,究其根本,就是基本功不扎实,轻视课本、缺乏计算的耐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训练与落实,抓住物理学的学科主干知识,切实提高自身能力,使思维能力与分析推理能力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