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七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中的部分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本内容加深了学生对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及理解。
超重和失重是一个物理现象,也是一个物理概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目标是:1.学生知道什么是超重现象、失重现象;2.知道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超重现象、失重现象;3.为什么会出现超重现象、失重现象。
在这次课中,首先采用了一个小实验引入课题,并让学生观看了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主要是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小实验和视频中的现象,概括出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概念。然后围绕视频从三个角度分析什么情况会出现超重(失重)现象:1.从受力角度:F>G时,超重现象;F<G时,失重现象。2.从速度变化角度: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超重现象;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失重现象。3.从加速度角度: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超重现象;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失重现象。最后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从而得出超重现象、失重现象产生的原因——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到此,学生对于超重和失重都有了认识,然后让学生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其一是让学生解释"问题与练习"第三题的小实验现象;其二是让学生对"神州五号"发射、到达太空和将落着陆过程的超重与失重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实践;学会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中,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主要采用了讲授的形式,学生活动较少,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进行适当的课堂知识掌握反馈,教学过程及方式比较传统。没有很好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适当的学生活动,充分的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基本的检测反馈掌握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为下次课的开展做准备。除此之外,要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学会掌控、驾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