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的腾讯样本

https://img.36krcdn.com/20200525/v2_be84f449f69547458a98bd53425bfa4d_img_000“有些事情向上,有些事情向下。有些事情正在饱和,有些事情正在生长。”
去年初,腾讯·企鹅智库以寥寥数语描述了广袤的中国市场逐渐“圈层化”的特征,也引出了长达 205 页的《2019-2020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所要探讨的核心命题:
“2019 年到 2020 年,当我们期望于科技和互联网时,我们该期望些什么?”
过去两年,《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成为刷屏爆文,反映北京高考生活的《小欢喜》成为现象级剧集,疫情后“7岁女孩案板下学习一个月”又引发热议……这些公众舆论中一个个彼此割裂的抽象符号,让大众得以管窥地域分层如何将教育塑造成为了另一番模样。
毫不夸张的说,如何为贫困地区地教育快速输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力成为当下困扰全行业的问题,原因在于,教育问题既是社会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末端,同时还是更多问题的发端。越是贫困,就越是只能着眼于当下的生存问题,无力投资未来。因此,比起产业扶贫和技术扶贫,从更长与的意义来看,教育扶贫的意义更具备“润物细无声”的长期价值。
而教育扶贫既是目前社会所缺失的,也是互联网公司所擅长的。
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的确加速了人类知识的流动,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信息鸿沟”。所以,教育扶贫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 非常明确的现实意义: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去抹平地域环境所带来的信息差,为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用户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未来数字化时代教育行业的基础设施,而这也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一个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