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风起时,如何营销才能抓到点?

标签:
it互联网科技时尚文化 |
共享单车又融资了,ofo4.5亿拿到美金,小蓝单车4亿融资入局,永安行完成数亿元A轮投资,资本寒冬之际,共享单车行业的融资新闻就像资本寒冬里的雪花一样,不时的出现在人们面前。
M sir觉得,拿钱固然是好,但是花钱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处于不断融资、不断花钱的共享单车来说,如何花的漂亮,花的实在,花的有效果的同时还让老板和用户都满意,的确是一件考验智商又考验情商的事情。
漫天铺新闻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营销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抓住更多的人的眼球,M sir总结了一下共享单车们营销的套路和方法论,投石问路一下,也希望给各位提供点思路和思考。
1推老板
老板就是企业的代表,最好的pr窗口。摩拜创始人说做公益,ofo创始人频频接受媒体采访。创始人一番话节约多少公关费啊。
我们以ofo和摩拜为例。
比如之前刷屏的那篇《如果失败了,就当做公益吧》,摩拜创始人胡炜炜就动情的说道:“一个城市如果适合自行车骑行的话,它的幸福指数一定是非常高的。”
她还说:“看到单车被扔到河里,他心疼的说“我感觉就好像看到凶杀案现场一样。”
胡炜炜从自己早年做记者时,紧接着又谈到了企业使命、价值观,Msir看完这篇文章,一下子对摩拜单车的好感度直线飙升,觉得他们是一家有灵魂,有血肉,有使命的公司有没有?
相比之下,ofo的CEO戴威更擅长谈愿景,比如在发布会的时候,他就说过:
“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我们也相信,未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大家都可以通过ofo获得更便捷的出行服务;我们还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的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
你看,一下子就把自己和世界级的公司放在一起,逼格和影响力也蹭蹭的涨。
2比数据
相比稿件,报告是最有效的证明方式了,两家最大的单车公司,也都推相继推出了有利于的自己报告。我们来看看激烈程度。
先看mobike的。
再来看ofo的。
http://mmsns.qpic.cn/mmsns/JdGI0TL6JO4lspN0ebEGBJiaRwvNibj1Cx6ho4RkscB52AgNUaEUvUzQ/0?wx_lazy=1
mobike不想跟你说话,并向你扔了一份调研报告。
结果媒体都闹不清楚真假,不过眼球赚到了,不值么?
3说产品
产品绝对是原子弹,一炸一个准,谁融资谁不融资管我毛线?用户只在意两件事:好骑和便宜。比如像什么值得买报告这种测评网站,就会顺应民意,去给各家产品测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公关营销的及时,很容易对普通用户的心智产生影响,这就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了。
在产品层面,ofo的公关就很善于利用产品去打动用户。
紧接着,市面上出现了一批共享单车的评测;我们看到,即便是mobike自身车重高达20公斤,依然可以通过产品的曾经去化解和公关。
就连野兽骑行的小蓝单车,也加入测评的混战了,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公关套路,在科技含量和廉价亲民两头都不沾的情况下,依然能找到自己独特的体位。http://mmbiz.qpic.cn/mmbiz_png/JdGI0TL6JO4lspN0ebEGBJiaRwvNibj1Cxh5dGvQhnIBglG2OFtWkMlSYzY8I9K0MGow1ibC06WrkBUjJIBYbfgL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4事件营销
单车作为大家每天都骑、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产品,怎么能不出点“意外”呢?如果你是PR,就应该抓住这些可能转瞬即逝的事件,发酵,放大,从而形成广泛的传播。
比如这张图:
当时这两张图一出来,立刻在朋友圈疯传,大家不但主动转发评论,还在围观吃瓜的同时,夸ofo车的质量好,形成一次非常的事件营销和话题互动。
这件事是ofo策划的吗?不是,是围观群众自己po到网上然后被ofo的员工看到了,按理说大家可能笑一笑就过去了,但ofo善于抓住这种社会新闻的点,然后通过公关层面的运转,巧妙的传播出去,最后形成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这也和团队的配置有关系,不但有针对媒体的公关,还有针对社交平台的公关,以及数字化营销的公关,立体式的团队配置使得团队的反应速度更快,抓眼球的能力也就更强。
其实,再怎么打,背后都是腾讯爸爸
好了,三板斧扔完就要拼内功了,是在拼不过可以找干爹啊。但你们知道不知道,其实ofo和摩拜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干爹。那就是,腾讯。
早在2014年12月,腾讯就宣布与DST一起主投滴滴7亿美金的融资。而滴滴又是ofo的投资方,也就是说,腾讯早就间接持有ofo的股份。
而摩拜这边,2016年10月,腾讯就参与了摩拜的C+轮投资。2017年1月,腾讯则直接宣布领投摩拜2.15亿美金的D轮融资。
这也是为什么蚂蚁金服数亿投资永安行的原因——你都投完了,我还投什么啊。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