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线评论|摩拜单车辣么酷,为什么滴滴却投了ofo

(2016-09-26 18:32:39)
标签:

创业

投资

老师注本来不太想在私人账号里发这样一篇行业文章,感觉像穿着西装去跑步一样别扭,但看到媒体解读大多跑偏,甚至出现“神州会投摩拜吗”这样不靠谱的臆想,对于这样的情况,媒体担当马老师实在忍不住想说两句,为了节约时间,我尽量言简意赅,还大家一个真相,预估阅读时间为5分钟。


像约好了一样,在秋雨绵绵的周一,几家公众号“不约而同”的发布了ofo单车获滴滴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的新闻,一瞬间刷爆了朋友圈,通读整个通稿(以经纬为准),提炼出两个信息点:


1是上线一年以来,ofo 已有近 7 万辆共享单车,累计完成 1500 万次共享单车使用,日出行订单超过 50 万,为全国 20 座城市超过 150 万用户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共享单车平台。


2是ofo 曾获得由经纬中国领投,金沙江、唯猎资本跟投的数千万美元 B 轮融资。


摩拜和ofo刚出来的时候马老师就预言过,单车出行最好的结局就是卖给滴滴,在现有的情况下,抱大腿是最优策略,ofo保持着小步快跑、高频率的融资节奏,上轮融资才6月份,3个月不到又融了个C,此轮融资一出,按照赛道理论,基本上可以锁定胜点。


但公允的说,单车出行市场的两个对手,摩拜和ofo,无论是品牌也好,市场PR也好,美誉度也好,摩拜都遥遥领先ofo。


摩拜的车造型别致,时尚又结实,据说砸不坏,怎么摔都行,不需要打气、可以自充电、固定车座防偷等等,相比之下,ofo的车就土的多了,就是一普通小黄车,和市政交通的自行车几乎无差。

http://dingyue.nosdn.127.net/SzHaqIz5JBWSc25g6l5A63R8M1HdaMyy3OxYBvR=XDJYc1474885534711transferflag.png
(黄色为ofo,红色为mobike,外观上就能高下立判)


这么好看时尚的自行车你不投,你却投了这么丑的ofo,凭什么啊?


吃瓜群众很不忿:比如这位:


 

小黄车,辨识度不高,跟普通车差不多,还不准出校园,然而校园人人都备有自行车,还有校园巴士,完全没有活路嘛。相比之下,摩拜单车自带年轻人喜欢的潮流气质,易于传播,并且使用更方便。一种模式在还未推广的时候就已经看出胜负了。


一种可能是滴滴和摩拜谈崩了,估值过高?这完全有可能,另外一种是,滴滴可能意识到,单车出行最终还是取决于数量,而非质量。


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通稿中的一个细节:“ofo秉承随时随地有车骑的理念,通过高密度的投放,让用户得以在最短时间找到附近的单车。”


换句话说,ofo主打的是快速,便携性,对应在资本上的就是廉价、大规模、可复制。


一个未经证实的数据是,一辆ofo单车的成本是200块钱,一辆摩拜单车的成本是2000块钱,假设用户体验不会差太多,如果你是滴滴,你会怎么选?


如果看过《颠覆式创新》这本书,就知道什么是“Low-end Disruption”(低端式颠覆),什么意思呢?一部分人并不需要特别先进的产品或者服务,换句话被过度服务了,如果有一个更便宜更低端一点的解决方式,那么这些用户会流失,但大公司囿于自己的位置和体量,很难对这种流失做出及时的反应,这就是底端式颠覆。


 

这也正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在书中所解释的那样:颠覆性产品,能够开辟一片新的市场——也就是所谓的新市场颠覆(new-market disruption);或者能给现有产品,提供一个更简单、低价或更方便的替代品——也就是低端颠覆性(low-end disruption)。 


举个栗子,像我妈这样手机app不超过10个人来说,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逛淘宝和在朋友圈转鸡汤的人来说,128g的iPhone7p绝对是浪费了,一个红米荣耀足以,同理,对于大部分上下班代步的白领来说,一辆价值2000块钱的自行车也是浪费了,200块钱即可。


这么说有点刻薄了,但事实如此。


我自己有一辆trek的公路车,总价13000,但我还是不满意,准备换个梅花的车架、再换掉105套件和碳叉,升级MAVIC碳刀轮组,算了一下如果全部弄大概总价要直逼5万,那还不如直接换车,但我这车又卖不出去,所以陷入一个死循环。


大部分人,其实是骑不出来2万块钱车和10万块钱车的差别的,200块钱代步车,方便,车多,好找,上个班下个班,买东西带个步,足够了。但如果想用车却找不到车,非常恼火。


其实,对于单车这个细分市场,用户的需求极其简单,好用,好找,方便,让我快速从A到B,就够了,至于是摩拜还是ofo,并不重要。


单车是一个消耗品,坏了就要拿新车去填坑,本质上就是靠不断消耗-补充来完成自身增长,ofo的车已经有7万了,而摩拜不过1万,这数量差在ofo拿到滴滴投资后,会被放大N倍,至于何时进入校园外市场,其实真的只是一秒钟的事儿。


滴滴投资ofo,算是想明白这件事了。


http://dingyue.nosdn.127.net/t=JR0NxSsYSMINQJ0rZjDdGCffRW7gBByGi8I2Go5oTrv1474885534711transferflag.png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号:格物吱吱博物馆 ID:gwzzbw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