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寄语:2023年,让生命柔软而坚硬
(2023-01-01 15:40:55)
标签:
情感教育文化健康 |
初冬的冷雨打在窗台。
编辑完最后一条新年祝福短信,灯光转黯,屏幕渐熄。
沉默地陷入沙发,一阵恍惚。此时此刻,2022年这个曾经不断重复的数字,突觉沉重而新鲜。
喧嚣过后的宁静,让我们得以慢慢聚拢思绪,回到自己,回到过去,回溯那片属于自己的时光水域。
回想2022年,也许有人会说,2022年啊,只记得等待核酸检测的长队,在瑟瑟秋风中,迟缓地移动,无言而机械地坐下、张嘴,然后转身离开,等待下一日的循环与往复。也许有人会说,只听见卧室里持久不息、此起彼伏的咳嗽,和深夜皮肉与骨头分离的疼痛,一点点地蚕食着我们对于未来火热的期许。
那样的日子,让我们的感官变得麻木,情感逐渐冷凝。
但是,我们不该忘记,2022年,也有冬奥会赛场上,五星红旗与皑皑白雪交相辉映的鲜妍;也有神州十四十五遨游无垠星海,在天河泛舟闲步的极致浪漫;还有在山火漫野时,重庆平民英雄挺身而出,护卫万家灯火的壮志与豪情……
历史是丰富的,时光是具体的,感触是动情的。当动荡与沉寂封锁感官时,我们应该努力去记起,那些曾经呐喊、欢呼、流泪、激动的时时与刻刻。这些生动和真实的瞬间,让日子从单调的数字中,充盈成滋润而柔情的时光流水,丰满着你,温柔着你。
2023年,我们希望你,以“柔”化难,激活触摸美好的感官。
真切地感受着一草一木的荣枯,慢慢地咀嚼着一日三餐的真实,细细地收藏着晨晚流云的斑斓。保留细微的感性,沉淀丰富的安静,拥抱敏感的情绪,悦纳每一个当下,去感受,去表达,去爱。
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和对你成长的期许。教育和成长的本质不是抽象单调的分数,它关乎鲜活的笑与泪,关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真真切切的生活。所以我们精心地用斑斓的活动,唤醒你珍爱生命的柔情:三月樱花静听诗吟,六月童心游园回忆,浓情端午携“艾”回家,梦中情班文化滋养,都不负年华柔情的赠予。于细微处温婉着岁月的波澜,于希望中激发着万物生机。越粗粝的生活,越需要柔软的角落,只有心柔软了,爱才会流进来。
2023年,我们将继续陪伴着你,用柔软,解冻严冬的寒意。
回想2022年,我们的确迎头撞上太多的不安与遗憾。
连日的网课消磨了生活的热情。似乎有很久了,父亲没听到后视镜里孩子背上书包关上车门,那一声再见;母亲没望到夜灯下孩子走下一百零八梯,那一抹校服,也很少听到孩子闲聊每晚班级趣事,佐餐那一份冬夜里热气腾腾的夜宵。而你呢,我们牵挂的孩子,你多久没踩在阳光下静谧的跑道了?多久没听到铃声响起后楼道的沸腾了?坐在书房的你,任由自己各种生动活泼的想法凝结成轻叹,撞向沉默的电脑屏幕,反弹,最后狠狠击中疲惫的你。已经足够认真,但又总怀揣着对未来的不安。2022,迷雾纵起,困惑依存。
一段时间的困难,或许会让我们短视:家长们周旋于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的照料,无暇顾及孩子长远的期待;学生们忍耐着身体的不适和单调的生活,很快模糊了奋斗目标;教育变革中层出不穷的创新,让我们忧心未来的挑战。困难搅乱安定,焦虑消磨斗志。所以,我们急需适当跳出眼前的琐碎,用坚硬不改的志向,引领我们于变化中找寻稳定的价值。
2023年,我们希望你,以“坚”克“艰”,找到抵御困顿的坚硬锚点。
停下来,冷静思索,问问自己走到今天的初心是什么?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用一张纸,列出自己接下来的具体目标,问询哪些事情对当下的自己最重要?翻看旧日的照片、日志,追溯曾有过的铮铮誓言。对一个问题,自上而下地通观,由面到点地联想,我们才可能在纷繁中理出头绪,我们才可以获得澄澈平静的内心土壤,而行动的效能,自然就此扎根。
还记得考试打击下,长跑力竭时,我们眼泪打转但仍然一刻不停的坚持。还记得有时周末,家中因学习成绩的分歧、争吵,又一次次地沟通、和解。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我们并不完美,但我们依然用自己的回应谱写价值。我们曾经那么坚硬,那么就用它来回应未来。
2023年,我们将继续守护着你,用坚硬,刺破风暴的侵袭。
家长朋友们,同学们,过去的一年,可能让你错愕,让你迷惑,可能让你遗憾,心有不甘。但它同样带着每一天的真切,即将成为我们心底永久的记忆。大喜大悲的情绪已然碾干,我们可以在过去的五味陈杂中晾晒真知,汲取力量。
2023,我们要柔软温情,不被左扑右打的浪潮击倒,唤醒温暖的自己。
2023,我们要坚硬执着,不为任何空泛的迷茫停滞,迎接坚韧的自己。
即将到来的2023,初冬的冷雨打在窗台,或许我们应该推开房门,出去走走?
看看这人间烟火,怀着沉静的柔情与坚实的期许。愿你在这个冬日被颠覆的所有美好,都在未来的日子里,重新蓬勃生长。
编辑完最后一条新年祝福短信,灯光转黯,屏幕渐熄。
沉默地陷入沙发,一阵恍惚。此时此刻,2022年这个曾经不断重复的数字,突觉沉重而新鲜。
喧嚣过后的宁静,让我们得以慢慢聚拢思绪,回到自己,回到过去,回溯那片属于自己的时光水域。
回想2022年,也许有人会说,2022年啊,只记得等待核酸检测的长队,在瑟瑟秋风中,迟缓地移动,无言而机械地坐下、张嘴,然后转身离开,等待下一日的循环与往复。也许有人会说,只听见卧室里持久不息、此起彼伏的咳嗽,和深夜皮肉与骨头分离的疼痛,一点点地蚕食着我们对于未来火热的期许。
那样的日子,让我们的感官变得麻木,情感逐渐冷凝。
但是,我们不该忘记,2022年,也有冬奥会赛场上,五星红旗与皑皑白雪交相辉映的鲜妍;也有神州十四十五遨游无垠星海,在天河泛舟闲步的极致浪漫;还有在山火漫野时,重庆平民英雄挺身而出,护卫万家灯火的壮志与豪情……
历史是丰富的,时光是具体的,感触是动情的。当动荡与沉寂封锁感官时,我们应该努力去记起,那些曾经呐喊、欢呼、流泪、激动的时时与刻刻。这些生动和真实的瞬间,让日子从单调的数字中,充盈成滋润而柔情的时光流水,丰满着你,温柔着你。
2023年,我们希望你,以“柔”化难,激活触摸美好的感官。
真切地感受着一草一木的荣枯,慢慢地咀嚼着一日三餐的真实,细细地收藏着晨晚流云的斑斓。保留细微的感性,沉淀丰富的安静,拥抱敏感的情绪,悦纳每一个当下,去感受,去表达,去爱。
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和对你成长的期许。教育和成长的本质不是抽象单调的分数,它关乎鲜活的笑与泪,关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真真切切的生活。所以我们精心地用斑斓的活动,唤醒你珍爱生命的柔情:三月樱花静听诗吟,六月童心游园回忆,浓情端午携“艾”回家,梦中情班文化滋养,都不负年华柔情的赠予。于细微处温婉着岁月的波澜,于希望中激发着万物生机。越粗粝的生活,越需要柔软的角落,只有心柔软了,爱才会流进来。
2023年,我们将继续陪伴着你,用柔软,解冻严冬的寒意。
回想2022年,我们的确迎头撞上太多的不安与遗憾。
连日的网课消磨了生活的热情。似乎有很久了,父亲没听到后视镜里孩子背上书包关上车门,那一声再见;母亲没望到夜灯下孩子走下一百零八梯,那一抹校服,也很少听到孩子闲聊每晚班级趣事,佐餐那一份冬夜里热气腾腾的夜宵。而你呢,我们牵挂的孩子,你多久没踩在阳光下静谧的跑道了?多久没听到铃声响起后楼道的沸腾了?坐在书房的你,任由自己各种生动活泼的想法凝结成轻叹,撞向沉默的电脑屏幕,反弹,最后狠狠击中疲惫的你。已经足够认真,但又总怀揣着对未来的不安。2022,迷雾纵起,困惑依存。
一段时间的困难,或许会让我们短视:家长们周旋于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的照料,无暇顾及孩子长远的期待;学生们忍耐着身体的不适和单调的生活,很快模糊了奋斗目标;教育变革中层出不穷的创新,让我们忧心未来的挑战。困难搅乱安定,焦虑消磨斗志。所以,我们急需适当跳出眼前的琐碎,用坚硬不改的志向,引领我们于变化中找寻稳定的价值。
2023年,我们希望你,以“坚”克“艰”,找到抵御困顿的坚硬锚点。
停下来,冷静思索,问问自己走到今天的初心是什么?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用一张纸,列出自己接下来的具体目标,问询哪些事情对当下的自己最重要?翻看旧日的照片、日志,追溯曾有过的铮铮誓言。对一个问题,自上而下地通观,由面到点地联想,我们才可能在纷繁中理出头绪,我们才可以获得澄澈平静的内心土壤,而行动的效能,自然就此扎根。
还记得考试打击下,长跑力竭时,我们眼泪打转但仍然一刻不停的坚持。还记得有时周末,家中因学习成绩的分歧、争吵,又一次次地沟通、和解。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我们并不完美,但我们依然用自己的回应谱写价值。我们曾经那么坚硬,那么就用它来回应未来。
2023年,我们将继续守护着你,用坚硬,刺破风暴的侵袭。
家长朋友们,同学们,过去的一年,可能让你错愕,让你迷惑,可能让你遗憾,心有不甘。但它同样带着每一天的真切,即将成为我们心底永久的记忆。大喜大悲的情绪已然碾干,我们可以在过去的五味陈杂中晾晒真知,汲取力量。
2023,我们要柔软温情,不被左扑右打的浪潮击倒,唤醒温暖的自己。
2023,我们要坚硬执着,不为任何空泛的迷茫停滞,迎接坚韧的自己。
即将到来的2023,初冬的冷雨打在窗台,或许我们应该推开房门,出去走走?
看看这人间烟火,怀着沉静的柔情与坚实的期许。愿你在这个冬日被颠覆的所有美好,都在未来的日子里,重新蓬勃生长。
前一篇:贺二十大召开和抗疫楹联
后一篇:高情商夸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