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这个题目,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内驱力。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驱力。纵观生活,我们发现,无论是孩子还是一二十岁的青年,他们对游戏的痴迷程度要远远大于对学习的喜欢程度,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他们的内驱力是体现得最好的。
我认为学生之所以痴迷游戏,有以下几个原因值得我们广大教育者深思。一是游戏它具有趣味性。往往这些游戏都能结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抓住乐子,有趣好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会觉得会放松自己,他没有写作业的枯燥,更易于被接受,从而上瘾。第2个原因是具有挑战性。这些游戏在设计的时候,都是一关一关地让孩子们去挑战,这就成功地激起了孩子们的挑战欲和好胜心。比如,今天闯了四关,明天就要想着闯五关,好友挑战了六关,我就要超过他们几关,这个原理就很能激起孩子们的挑战欲和好胜心。第三个原因,游戏设具有连续性。游戏会随着关卡的增加,难度会越来越大,而闯过的人也会越厉害,在虚拟的世界里,傲视群雄的感觉,也会满足孩子们的虚荣心。第4个原因,那就是游戏具有收益性。这个收益性体现在每完成一个闯关任务就有积分,这个积分是可以换取装备的,这些装备又可以帮助他们在下一次闯关时派上用场,有的游戏里装备还是身份的象征。据说有些游戏的积分还可以转手卖钱。这个就很有趣了啊,无论多少人,只要肯闯关,只要闯过关,就有收益,而且中奖率高,自己的价值就能体现出来。即使很多游戏具有防沉迷设置,但真正的效果却不明显:有谁会真正下狠心去限制自己的收益呢?尤其是没有抵抗力的青少年们。
研究游戏的以上4个特点,我们再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设计,只需扪心四问就可自查魅力指数:具备趣味性吗?具有挑战性吗?体现连续性了吗?有没有收益设置?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设计具备这些让孩子们沉迷的理由,何愁调动不了他们的内驱力。
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具备以上四性,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教者要完善自己,让自己有一颗有趣的灵魂。比如师德修养,文体方面。让学生从内心尊重你,要和学生结交成各方面的朋友,从而使她们喜欢你的同时,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在教学上,要有趣味性。如设计疑点,游戏性活动,运用谜语故事,通过表扬鼓励,发挥图示和教具作用,通过实践等,让学生感受愉悦,同时又有所思考,有所收获,从而喜欢上你上的课。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愿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一关一关地去发现,去解决问题,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第三,要让教学设计具有连续性。这个连续性,不仅仅是指知识系统的连续性,更是针对学生活动的一个连续性。换种说法就是:上一节课孩子们的活动到一个什么阶段?下一个阶段孩子们的活动又该有怎样的具体规划,要让他们体会到一种前进的力量。
第四设置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积分激励机制。建议可以从出学习纪律,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测试成绩等方面来进行积分设置。让这些积分能够换取学生想要的实物或者心愿,从而实现收益。
以上是我对教育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内驱力的一点粗浅看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思考并改进。
2020/8/20